2017-04-07
一、请大家在主题帖下讨论并回复;
二、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讨论的越多、越激烈、越深入越好,计入平时成绩;
三、发言时请注上姓名、班级、学号;
四、关于中国的近代化,眼界需要开阔些,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洋务运动,应该包括整个晚清、民国,直到今天。
2017-04-07
一、请大家在主题帖下讨论并回复;
二、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讨论的越多、越激烈、越深入越好,计入平时成绩;
三、发言时请注上姓名、班级、学号;
四、关于中国的近代化,眼界需要开阔些,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洋务运动,应该包括整个晚清、民国,直到今天。
王珂 1631713 食品七班: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从结局上来看是失败的,但从其影响上来看,它是成功的,例如,洋务运动中兴办的近代企业虽没有使国家真正富强起来,但却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可以说,为后来的发展做了铺垫。
日本明治维新也并不彻底,它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也不能算完全成功。
二者均发展了资本主义工业。
1631711 刘曙晖
而对于中国近代化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而言,它们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结果方面的部分相同,都是对本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都有利于本国的近代化发展历程。但是他们的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改革;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食科七班 王一然 1631730 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这两个运动,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上,基础和历程有若干近似之处,但结局完全不同,一个是基本上成功了,一个是完全失败了,随之决定了两国人民近百年的不同命运。
食品7班 项栩 1631723
明治政权有四强藩支持,康梁则和地方督抚不和;二明治政权实打实地通过戊辰战争消灭了保守派,光绪则没有,所以谭嗣同就义前感叹“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三日本天皇至尊,中国则天子虽尊,尚须孝顺,太后可废帝,这是合法性上的差异。
1631721 田圣豪 阻力不同。洋务运动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日本幕府体制专制色彩较轻,倒幕运动的胜利扫除了改革的障碍。
1631722 夏文渊 在唐朝,日本派去了众多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在被打开国门之前,儒家思想引领着这两个封建国家的思想潮流。现在我们都为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古国而感到骄傲,但就是这悠久的历史阻碍了国人思想的进步。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没有打破儒家思想,过于繁重的文化拖累了中国人的脚步。相对而言,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骨子里“赶英超美”的意识与愿望非常强烈。明治维新所倡导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赶超欧美”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当日本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后,马上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他们不仅学习科学技术,学的更是当时相对比较先进的思想。战后日本国内的超强投资需求吸引了大规模的投资。日本充分发挥了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
势。日本新建大型工业基地,挖筑深水港,广建商业码头,为输出工业制品提供了方便条件。
我认为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因为国家闭关锁国,人民日渐贫苦而为起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在军事教育方面做出了改革,想要使国家摆脱现状而发起的
1631721 田圣豪 结果不同。
中国洋务运动耐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成功,不仅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食品7班 项栩 1631723
明治政权有四强藩支持,康梁则和地方督抚不和;二明治政权实打实地通过戊辰战争消灭了保守派,光绪则没有,所以谭嗣同就义前感叹“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三日本天皇至尊,中国则天子虽尊,尚须孝顺,太后可废帝,这是合法性上的差异。
食品7班 1631710 郑婕
不得不承认,中日两国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精神冲击反应是极其不相同的。日本崇尚学习其他民族,在没有和西方文明接触时,他们一直把中国当成学习的目标;而那时候的中国却是天朝独尊的唯我思想,这也印证了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中国的近代化十分艰辛,很大程度是因为长时间的封建思想所导致的的。
1631711 刘曙晖
中国近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它包括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表现在:①在生产力方面,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过程。②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③政治思想上,封建正统思想向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专政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
食科七班 王一然 1631730 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的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这使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并成功。无实权的天皇和下层资产阶级可以联合以夺取实权,下层的资产者可以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反对幕府统治者,这些条件在中国是没有的
食品7班 项栩 1631723
日本属封建制度,和欧洲比较像,更容易接受西方的制度,而中国早早进入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而且皇权在这几千年里一直在加强,在清朝达到了顶峰,再想进行制约皇权的变法,基本不可能
食品7班 1631706 钱佳仪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近代化起步基础不同:
当时的日本和中国在自己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发展成了资本主义势力,经济上有一定势力而政治上无权的资产阶级和已经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已作为德川幕府的反对势力而在日本社会中客观地存在着: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漫长跋涉中,弱小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早已出现,但在封建主义的种种压制之下还无法迅速成长起来,无法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
食科7班 1631715 吴文连
中日两国都是“后发型”现代化,但日本“后发”的同时又是“外生”的,日本实现较彻底改革的关键是立志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了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能将传统政治领导转化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并维持领导集团内部的高度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