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语2班在此就“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近代化比较”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雪蕾发布于:2017-03-31 12:37:10

一、讨论时间 13:00~14:35(休息时间正常休息)

二、讨论要求

1.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讨论的越多、越激烈、越深入越好,计入平时成绩;

2、发言时请注上姓名、班级、学号;

3、关于中国的近代化,眼界需要开阔些,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洋务运动,应该包括整个晚清、民国,直到今天。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悦发布于:2017-03-31 13:17:03
1660205 朝语二班 周悦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是“全盘西化”,不是单从器物技术;而是从政治制度,经济组织、社会结构、文化教育和生活习性全方位学习西方。但日本人并没有因此走向民族虚无,相反在学习西方文明过程中极大地强化了日本人的民族凝聚力。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时深怕沾染上西人的政治理念和思想文化,一再强调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但戏剧性的结果竟然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反而不如日本。日本人的爱国和民族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日本军人临阵脱逃、叛变国家和充当“日奸”的概率几乎等于零;中国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叛逃和当汉奸绝非“个别现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进攻中国的民族武装时,很多情况下都是中国的汉奸军队打头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洁发布于:2017-03-31 13:17:09
1660215高洁 从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改革封建身份、废除封建俸禄、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召开国会,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雨岑发布于:2017-03-31 13:17:18

同时,日中两国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精神上的准备也是大相径庭的。

当西方文明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日本社会的土壤之中时,日本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与西方文明的接触中打开了自己的眼界,热心学习传入日本的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并且日本先后兴起了“兰学”和“洋学”。在1860年前后,日本人民通过向西方学习已引起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向往。

但是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自明代闭关锁国以来,中国社会在世界近代化的历程中愈加堕落。一方面,统治阶层过于骄傲自满,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无限服从于统治阶级,少有反思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之者。

王雨岑 朝语二班 1660219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郗丹发布于:2017-03-31 13:17:28
1660224 郗丹 中国自古以来强大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人们,而日本就不同。中国的近代化晚清守旧势力严重打击,从文化开放上来说,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燕艳艳发布于:2017-03-31 13:17:29
燕艳艳,朝语二班,1660201,从他们的背景来看, 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 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中国开始的时候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成功,不仅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发布于:2017-03-31 13:17:40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有相似之处:. 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的 目的相同。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 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 1660202朝语二班李丹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洁发布于:2017-03-31 13:17:51
1660215高洁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可柔发布于:2017-03-31 13:18:12

166220 周可柔 朝语二人

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政府再观察世界局势之后自发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中国近代化则是由下至上的进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锌渝发布于:2017-03-31 13:18:12

1660206 朝二 周锌渝

日本明治维新是以天皇为首领,以内阁为核心,举国团结一致的自强维新运动,而清朝在人治政治的斡旋中,朝廷和地方督抚分成很多派别,互相攻讦,互相掣肘,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和社会成本。清朝当时大致分成三个派别,以慈禧太后和满清亲贵为首的“后党”,以光绪皇帝和所谓“清流”翁同龢为首的“帝党”,另外一个重要派别就是以曾国藩、奕、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为首的洋务派。当然,在一个千年浸淫专制政治的老大帝国,这三个派别之间不可能分得汤清水利,彻彻底底,三个派别之间也有交集部分。慈禧太后善于玩弄手腕,喜欢在各派别之间玩平衡牵掣之术。慈禧太后既希望洋务运动能够增强清朝的国力,但又对掌握洋务实权的洋务派官员并不放心,因为洋务大员大多是汉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悦发布于:2017-03-31 13:18:14
1660205 朝语二班 周悦 日本和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都有“选择性”。日本人注重学习西方的文明成份,尤其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法律理念;对于文明外壳下隐藏的“反文明音符”则能明智地剔除。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样有“选择性”地学习西方,但中国人没有学习到西方的“文明内核”——民主、人权和法律思想;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学来了西方在十八世纪现代化早期流行的“性开放”和黑社会组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洁发布于:2017-03-31 13:18:43
1660215高洁 同日本相比较,中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佳鑫发布于:2017-03-31 13:19:24
郭佳鑫 朝语二班 1660217,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力量强大,敢于推翻封建统治,而中国在近代化的最初,并不敢直接把矛头指向腐朽的封建清朝统治,甚至于向封建低头,这样就很容易被打压,从而进行改革比较困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邵静宜发布于:2017-03-31 13:19:42

1660204 邵静宜 朝2

文化:

明治维新:提倡学习西方文化,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关注武士道、忠君爱国等思想,选派留学生去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中国近代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废除八股,1906年废除科举;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其主要阵地,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颖发布于:2017-03-31 13:20:16

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日本明治维新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但从经济方面而言,日本比起中国的改革力度,似乎更强更彻底。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张颖 2017-03-31 13:20:51

1660214 张颖 朝鲜语2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侯力瑗发布于:2017-03-31 13:20:56
1660225侯力瑗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化戊戌变法的比较异同1、背景相同.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两国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2、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挽救危机.3、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不同:1、领导者不同:前者是封建地主阶级,后者是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2、性质不同:前者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内容不同.前者主要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革政治制度,后者不仅涉及经济、军事、文化等,而且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内容全面.4、变革的途径不同.前者在地方督抚的推动下进行,后者是在武装推翻了幕府统治,消除改革阻力的后,由天皇政府进行改革.5、结果不同.前者虽然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最终失败了.后者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洁发布于:2017-03-31 13:21:06
在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日本明治维新强行推行,行之有效;而中国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方官阳奉阴违,没能切实施行。1660215 高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发布于:2017-03-31 13:21:12
两国近代化取得的成果是有很大差别的,首先因为日本具有开放的善于学习的民族个性,使得明治维新的阻力变小,并且日本倒幕运动的成功实施为明治维新扫除了障碍,而中国的近代化,首先当时的统治者腐败无能,只想一味维护封建统治,所以结果有很大差别。 1660202朝语二班 李丹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晓茜发布于:2017-03-31 13:21:14
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似之处 1.时间相近。均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 2.历史背景相近。均在西方势力的冲击下和对外国列强的恐惧中被迫打开国门。 3.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和社会基础相同。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领导人都是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改革派。 4.目标和措施相同。两者都是通过朝廷自上而下发布命令来推行改革,以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发展 资本主义 。 5.经济制度上,两者同为封建主义国家。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梁晓茜 朝语2班 1560202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瞿蕾发布于:2017-03-31 13:21:29

1660210 朝语二班 瞿蕾

相比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早期近代化失败原因应该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明治天皇所发动的改革,而中国,比如说公车上书,本是梁启超和康有为,如果他们是最高的统治者,那么中国的早期近代就会成功,也就是因为天皇是最高的统治者,日本的武士都极维护天皇,所以明治维新才会成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芷蓉发布于:2017-03-31 13:21:58
第四,清政府继续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闭目塞听,昏瞆无知,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严重阻碍着东西之间的正式交往。而日本却主动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文化,学习西方技术 1660222黄芷蓉 朝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亦乐发布于:2017-03-31 13:22:14

洋务运动的失败给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以提醒,因此后来开展了百日维新,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广泛的传播了新思想新文化,人们逐渐开始接受新文化新观点,为日后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做好了准备工作 。 

                                                    

                                                                                                      朝语2班    曹亦乐  1660209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佳鑫发布于:2017-03-31 13:22:23
郭佳鑫 朝语二班 1660217,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全盘西化,而中国近代化最初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始终把自己作为中心,极力避免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钱家铭发布于:2017-03-31 13:22:34

朝语二班 钱家铭 1660229 中国的封建历史悠久,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洋务运动之前大部分群众尚未有进步的思想,而洋务运动的改变并不彻底,只是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等到洋务运动失败后才唤醒了一大批的有志之士。日本的明治维新从制度上完全改变,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使国力日渐充实,获得成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卢丹妮发布于:2017-03-31 13:22:44

卢丹妮 朝语二班 1660221  日本明治维新是推翻了幕府统治后进行西方化的运动 在一个时期内进行了经济、政治、 文化等的改革  而中国的近代化是循序渐进的 从洋务运动的技术改革,到戊戌变法的政治改革,到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改革......而且并没有一开始就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发布于:2017-03-31 13:23:38
中国的近代化是缓慢的,但是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断进步的。从器物到思想,近代化的一步步转变是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一起来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莹发布于:2017-03-31 13:23:40

日本在改革之前,通过武装倒幕的革命手段将旧制度及其特权者铲除;改革中,通过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等方式巩固革命成果。但是相对来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力量薄弱;资产阶级维新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李莹 2017-03-31 13:24:10

1660211 朝语二班 李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瑜发布于:2017-03-31 13:23:51
曹瑜 朝语2班 1660226 明治维新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倡导科教兴国、努力发展教育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悦发布于:2017-03-31 13:24:29
1660205 朝语二班 周悦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举国上下都体现出强烈的危机意识,对全盘西化全力支持,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人则一直自我感觉良好,死抱着“四大发明”和“五千年文明”的牌位不放手,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拖等哲学”,不愿为“文明自强”和根除自身劣势作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瞿蕾发布于:2017-03-31 13:24:38

1660210 朝语二班 瞿蕾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除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洁发布于:2017-03-31 13:24:54
日本明治维新封建势力薄弱,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而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又有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封建守旧势力异常强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9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