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语2班在此就“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近代化比较”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雪蕾发布于:2017-03-31 12:37:10

一、讨论时间 13:00~14:35(休息时间正常休息)

二、讨论要求

1.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讨论的越多、越激烈、越深入越好,计入平时成绩;

2、发言时请注上姓名、班级、学号;

3、关于中国的近代化,眼界需要开阔些,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洋务运动,应该包括整个晚清、民国,直到今天。

点赞 (0) 回复
6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黄芷蓉发布于:2017-03-31 13:11:45
中国洋务运动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文明制度,最终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1660222黄芷蓉 朝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燕艳艳发布于:2017-03-31 13:11:49
燕艳艳,朝语二班,1660201,下面讲一下,这两者的相同之处。 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两者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而且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发布于:2017-03-31 13:11:57
明治维使日本真正走向富强.而洋务运动虽然在某些地方对清政府有帮助,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1660202李丹丹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李丹丹 2017-03-31 13:12:50

1660202朝语二班李丹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黎雨欣发布于:2017-03-31 13:11:58
黎雨欣 朝鲜语2班 1660216 戊戌变法既没有足够强大的本阶级力量作为后盾,是上层少数人的活动,也没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没有农民起义的配合,又没军队,脱离人民,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是依靠武力来改变政权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凌振科发布于:2017-03-31 13:12:03

中国改革是由上而下到由下而上,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改革并不人心,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则是从上而下连贯的进行改革,说明日本的改革较为符合他们的国情,以及较为符合时代变化的趋势。

凌振科 朝语二班 1660230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悦发布于:2017-03-31 13:12:34
1660205 朝语二班 周悦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同时,但目标和结果大相径庭。中国的自强运动,名义上虽然是“自强”,但其真正目的不过是想藉此对外吓阻列强勿再对华作进一步的侵略,并维持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既成事实;对内则想稳定住太平天国及捻回起义之后中国社会的旧秩序。它缺乏一种推动社会向一个新的方向继续发展的动力,也没有一项为达到“自强”目标而拟定的全盘性计划,更从未能鼓动起全国官民爱国的热情,以全力以赴推动此运动至较高的层次。很明显,这一所谓"自强"运动无论在作用上还是在意义上,其对内的性质都远较对外的性质浓厚得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侯力瑗发布于:2017-03-31 13:12:39
1660225侯力瑗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是“全盘西化”,不是单从器物技术;而是从政治制度,经济组织、社会结构、文化教育和生活习性全方位学习西方。但日本人并没有因此走向民族虚无,相反在学习西方文明过程中极大地强化了日本人的民族凝聚力。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时深怕沾染上西人的政治理念和思想文化,一再强调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高洁发布于:2017-03-31 13:12:41
1660215高洁 从力量对比上: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所以守旧势力一旦反扑,戊戌变法即刻瓦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晓茜发布于:2017-03-31 13:12:52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区别 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朝2 梁晓茜 1560202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燕艳艳发布于:2017-03-31 13:13:06
燕艳艳,朝语二班,1660201,他们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崔璐发布于:2017-03-31 13:13:10

中国缺少能够让当时社会变革的领航者,没有明智的领导人敢站出来以武力挑战当时的社会制度,康有为是个失败的尝试者。但是对中国的发展发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着后面的不断前进与进步。

崔璐朝语二班1660203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素梅发布于:2017-03-31 13:13:15
张素梅朝语2班1660218:明治维新是多方面的变革:政治制度、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等。中国的变革前期是不能够全面的变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汤雪蕾发布于:2017-03-31 13:13:19

1660223 汤雪蕾  社会背景不同——当时在日本人民的反抗持续而激烈,新兴的阶级力量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封建势力比较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钱家铭发布于:2017-03-31 13:13:55

朝语2班 钱家铭 1660229 洋务运动是晚清的洋务派官员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学习了一定的军事科学技术,促成了近代企业的发展,但其根本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改变封建的政治制度,再加上反对派的阻挠、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最终失败。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学习欧美技术,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使国家富强,较早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悦发布于:2017-03-31 13:13:57
1660205 朝语二班 周悦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其政治目标则十分明显。日本维新诸领袖自始就拟定了全盘而富有长远性质的计划,以谋在控制式的政制结构之下,从事全国性的革新事业。他们很快地将其政策与近代式的民族主义精神相结合,全面鼓动起日本整个民族的热情,而以争取日本国际地位的平等为其首要目标。在这样的情势下,很明显,日本的维新措施是全面性质的,并无器物技艺,制度或文化思想等层次的次第可言,而是采取三个层次全面并进的方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燕艳艳发布于:2017-03-31 13:14:25
燕艳艳,朝语二班,1660201, 改革的方式也是相同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然而 结果方面却是部分相同,都是对本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都有利于本国的近代化发展历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悦发布于:2017-03-31 13:14:31
1660205 朝语二班 周悦 尽管中日两国在现代化初期处于相似的基础和起点,但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结果完全不同。日本国力全面上升,国民素质跃升到和西洋文明人士站在同一个水平线,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文明富强国家;中国的国力则停滞不前,从一等强国堕落为三流末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郭佳鑫发布于:2017-03-31 13:14:56
郭佳鑫 朝语二班 1660217,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国内人民起义,国外列强入侵的问题。而在之后的改革中,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大力发展工业和资本主义;而中国并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而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增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颖发布于:2017-03-31 13:15:07

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中国的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当时改革不能成功。1660214 张颖 朝鲜语2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邵静宜发布于:2017-03-31 13:15:11

1660204 邵静宜 朝2

 社会:

明治维新:颁布武士《废刀令》、《户籍法》,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

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官办的军用工业及民用企业,基本上时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土地革命兴起,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瞿蕾发布于:2017-03-31 13:15:12

1660210 朝语二班 瞿蕾

其次,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另一个重要区别点是,它们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锌渝发布于:2017-03-31 13:15:17

1660206 朝二 周锌渝

清朝的洋务运动只讲求引进西方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和装备,而拒绝引进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大力引进西方先进工业设备和生产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几乎同时推进,单就1894年以前中日双方的“洋务”成就来说,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甚至超过了日本。比如汉阳铁厂、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其规模和生产效率都超越了日本同类工厂。当时清朝的汉阳铁厂是亚洲最大的铁厂,福州船政局甚至自主成功的独立建造了新式巡洋舰平远号,其整体性能和同期英国德国制造的新式巡洋舰相比毫不逊色。但中国只引进西方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而拒绝引进西方政治制度。而日本同时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和先进工业技术设备,内外兼修,同步进行,这就从体制上超越了中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瑜发布于:2017-03-31 13:15:24
曹瑜 朝语2班 1660226 一、相同点: 1) 背景相同。 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两国都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 2) 目的相同。 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 3)内容相同。 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4)方式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5) 结果方面的部分相同,都是对本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都有利于本国的近代化发展历程。 2、不同点: 1) 领导力量不同。 中国洋务运动的力量主要是洋务派,他们多为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 2)具体措施不同。 (1)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宪法,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婧发布于:2017-03-31 13:15:33

就政策措施来说,中国变法法令“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日本明治维新强行推之,行之有效。就国际环境而言,中国当时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而日本明治维新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亚洲,主要是中国。

                                                                           李婧 朝语2班 1660212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素梅发布于:2017-03-31 13:15:41
张素梅朝语2班1660218:日本当时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列强集中侵略中国 而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后,列强不断侵略中国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张素梅 2017-03-31 13:26:59

国际环境的不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莹发布于:2017-03-31 13:15:59

1660211 朝语二班 李莹

中国近代化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在于社会背景上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凌振科发布于:2017-03-31 13:16:02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近代化如痴波折与国内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以及外国入侵使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越发加深有关,正因为在国际和国内都没有一个较为稳固的改革环境使得近代化的道路比较曲折,而日本经过倒幕运动后将反动势力基本清除,在国内得到了一个较好的改革环境,使得改革可以良好推行。

凌振科  朝语二班  1660230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燕艳艳发布于:2017-03-31 13:16:11
燕艳艳,朝语二班,1660201, 他们的不同点还是很多的 领导力量不同。 中国近代化中,比如洋务运动的力量主要是洋务派,他们多为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曹亦乐发布于:2017-03-31 13:16:51

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已经彻底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集权国家,而此时的中国经过太平天国的浩劫,加上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续的战争已经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国家已经日趋衰败。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是落后的政治制度导致了中国的惨败,加上守旧势力是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愿意改变。中国百姓在西方势力进入中国后,面临失业破产等局面,因此对西方的一切抱有排斥抵制态度。因此纵然有洋务派,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正如洋务派的丁日昌所说:二十年来未尝未被讥谤。

用户头像
上海海洋大学-曹亦乐 2017-03-31 13:17:59

朝语2班 曹亦乐 1660209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侯力瑗发布于:2017-03-31 13:16:59
1660225侯力瑗 日本明治维新能成功而我们的戊戌变法失败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自的文化思想不同~~~~~日本在古代吸取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中国的优秀制度~~~~但日本这个民族有个特点~~~他到处吸取别人的优点但缺点他倒没怎么吸过来~~~~~日本吸取了中国古代制度和思想的优点缺把中国古代制度思想的缺点仍到了一边~~~~比如万恶的科举制度和八股文章等等~~~~所以日本明智维新时遇到的阻碍很小~~~就是个德川幕府在那碍事。。。。而中国不一样~~中国受儒家思想统治太久了~~~儒家思想的缺点也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戊戌变法时儒家思想的缺点也就是保守思想就成了阻碍中国变革的最大障碍~~~~~~一个是幕府障碍了变革~~而另一个是思想障碍了变革。。。。。要推翻一个幕府很容易~~~但想把人们脑海中里的落后思想推翻那就太难了。。。所以日本的变革理所当然的成功了而中国的变革失败也决不是偶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 9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