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实质和挑战是什么?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张颖发布于:2016-11-14 13:36:21

南海问题的实质和挑战是什么?

点赞 (5)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杨键鸿发布于:2016-12-22 22:31:08

南海问题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实质是南沙争端。南海问题面临的挑战: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南海方向,尽管南海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可控,但消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大局面临新的巨大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麦晓荧发布于:2016-12-22 23:08:15

南海问题肇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其实质为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围绕南沙岛礁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的争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菲律宾等国通过武力手段抢占和蚕食中国南沙岛礁,南海有关争议由此开始形成。1982年。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通过,周边国家通过国内立法提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张,从而又产生了南海海洋权益主张重叠的问题。综合来看,南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地缘政治因素、殖民侵略和大国争霸的影响、油气资源因素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推波助澜。

从客观上讲,南海仲裁案的结果会给中国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和后果。首先九段线被完全否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失去了争取南海权益的法理基础,虽然我们不承认这个仲裁,但不代表别的国家不承认仲裁结果。其次,中国所占岛礁的地位不被承认,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南海几乎没有获得国际承认的专属经济区,这样我们在南海的渔业执法等活动有可能失去法理依据,海洋石油开发等也会受质疑。最后,如果美日利用仲裁结果乘机搞所谓的“航行自由”,我们更加难以阻止。

故此对中国而言,如何在与相关国家互动中找到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解决方案,一是需要提高在南海问题上使用国际法的能力。中国作为大国,尽管体量巨大到足以对冲部分不利因素,但是从长期看,中国仍然需要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缓冲。因此,中国应该加强国际法的使用能力,强化防护带。二是继续加强对南海岛礁的实际控制,逐步推进、完善岛礁的建设工作,以保证在现实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要与美国保持战略沟通,做好危机管控工作,避免在南海出现对峙的情况。中国既要避免过度反应,又要表达战略决心,这需要拿捏恰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汪舒婷发布于:2016-12-23 12:50:29

南海问题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实质是南沙争端。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5国6方”。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由越南单方面挑起,是其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纵观20世纪后半叶的南海局势,尽管南海及其周边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争议各方之间围绕岛礁主权、海域管辖权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争议,也曾发生过零星的冲突,但南海局势相对平静,南沙争端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有限,表现为一般性的区域问题。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强化海上执法力量建设,实施海洋管辖成为其巩固占领岛礁、控制争议海域、保证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有关争议问题逐步显化;加之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区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力度加大,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逐步加剧,南海问题进一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南海方向,尽管南海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可控,但消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大局面临新的巨大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赖秀群发布于:2016-12-23 14:32:09

南海问题的本质,已经远远超越了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执,变成了两种历史性力量的碰撞。这两种历史性力量,一是美国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西太平洋长久享有的、不受挑战的海空优势;二是中国立志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进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袁绮锋发布于:2016-12-23 16:48:51

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之一南海再次遭遇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袁绮锋发布于:2016-12-23 16:50:32

南海问题实质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岛礁主权及海洋管辖权的地区性的海洋争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陈梦婷发布于:2016-12-23 21:44:41

是各国之间暗地里的较量,是中国愿不愿意展示自己强大能力的问题,挑战是若中国挑起此战,能否保证强国的位置,得到曾经帮助过的感觉的支持,自己能否挑战自己,能否保持中国人民的安全与和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曾海雁发布于:2016-12-24 00:44:37

领土主权的争夺,大国间的博弈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李佩仪发布于:2016-12-24 11:28:32
南海问题的实质: 1. 经济上,南海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利益巨大。 南海域内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是南海争端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是重中之重,是保证其主权完整、政治独立和自身发展的基础。 2. 政治上,南海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经济利益就是军事利益。 所谓国富则民强,没有军事实力的国家何来主权独立?而军舰开发等都需要经济基础,所以说经济利益就是军事利益。 2)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在政治沟通上更进一步,双方加强合作。 3)中国在中美关系上进一步体现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坚决拥护领土完整。 面对的挑战: 1.周边国家加大南沙主权声索和管控力度。 自上个世纪南沙岛礁占领格局形成以来,争议的表现形式以主张争议为主,即有关当事方通过各自发布官方声明来声索主权。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沙争端有从主张争议向管辖争议转变的趋势。有关周边国家加大了对南海的法理声索力度,通过国内立法形式提出所谓的主权声索。例如,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内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我国黄岩岛纳入到菲律宾所谓的领土管辖范围。有关南海声索国强化对所占岛礁和附近海域的实际管辖,增加了南海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南海有关争议问题已由单纯的外交斗争转变为政治、外交、法理、资源、军事等各领域的全方位较量,“明争”与“暗斗”相结合,斗争更加复杂,手法更加隐蔽,处理更加困难。在资源开发方面,南沙油气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南海声索国近年来加快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步伐。特别是马来西亚、越南海洋油气开发正在从近海大陆架向南海深海持续推进,开发方式主要是自主开发、联合国外石油公司开发和对外招标,其中越南和马来西亚的部分区块已侵入到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目前在南沙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南沙油气开发已呈国际化的势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南海地区近年来呈现区域军备竞赛态势。有关南海周边国家纷纷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加强军事演习、军事管控等海上军事活动,推动军事现代化战略转型。这种区域军备竞赛态势持续发展,必将使影响南海区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未来引发南海局部地区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增加,对南海地区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2.区域外势力介入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战略格局的新一轮调整,亚太地区有关军事联盟强化,南海地缘政治竞争明显加剧。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大国出于全球和区域战略布局需要,通过军售、军援、联合军演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方式提升与部分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水平,以所谓“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问题,不断强化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联系,通过军事交流与合作,持续增强其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纵观美国的战略布局,美国介入南海问题不是短期政策作为,而是受美国亚太战略的支配。美国为防范和排挤中国渐进式地扩增地区影响力,继而谋求在东南亚地区事务中的主导权,一直以来都将东南亚有关南海声索国与中国视为两大对立阵营,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分而治之”的均势政策。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主动试水,但避免被拖下水”的策略,继台海问题之后,南海问题很有可能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又一个抓手。2012年6月举办的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明确表示,美国在2020年前将60%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未来中美围绕西太平洋海权之争势必显化。美军加强在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的前沿军事部署,旨在提升美国在南海地区、巽他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军事影响力,从而构成对以中国为首要防范目标的东亚新兴大国的战略威慑力,最终目的在于谋求美国亚太主导权的战略目标。在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日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域外大国追随或呼应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以多种方式介入南海问题,通过与部分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将军事力量的触角延伸至南海,不断增加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权,藉此作为加强自身在东南亚影响力的突破口。南海地区大国利益的错综交织使得地区局势有“巴尔干化”的隐忧,其结果是,一旦南海区域有关摩擦、冲突事件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大国的角力,很大程度上将危及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三)区域内外国家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国际化。 越南、菲律宾等有关南海声索国背靠东盟,企图凭借东盟一体化“抱团”制华。其积极发展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将南海问题列入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增强区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南沙争端中的介入程度;或者利用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案”的机会和召开有关所谓南海问题学术会议,制造国际舆论影响,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南沙海域经济资源开发活动国际化,从而谋求增强与中国抗衡的整体力量。在区域内外势力的交织作用下,一些看似影响有限的局部事件可能将会持续发酵,从而使南海问题从区域热点迅速升温成为国际热点,引发区域内外强烈反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李学仪发布于:2016-12-24 14:33:26

主权之间的争端,国家之间的争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陈增鸿发布于:2016-12-24 19:08:33

领土主权的争夺,国家利益,海洋权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郭境科发布于:2016-12-25 11:05:29
美国的介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金枚发布于:2016-12-25 11:18:58

这就是涉及到一个国家主权的问题,

按照国际法和历史原因,

对认为自身的东西,自身的祖业,

进行坚持与争取,不放弃的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陈莲凤发布于:2016-12-25 11:24:59

实质是利益之争,是主权及海洋管辖权的地区性的海洋争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麦蕊丽发布于:2016-12-25 16:01:35

南海问题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实质是南沙争端。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5国6方”。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由越南单方面挑起,是其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纵观20世纪后半叶的南海局势,尽管南海及其周边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争议各方之间围绕岛礁主权、海域管辖权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争议,也曾发生过零星的冲突,但南海局势相对平静,南沙争端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有限,表现为一般性的区域问题。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强化海上执法力量建设,实施海洋管辖成为其巩固占领岛礁、控制争议海域、保证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有关争议问题逐步显化;加之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区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力度加大,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逐步加剧,南海问题进一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南海方向,尽管南海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可控,但消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大局面临新的巨大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晓娜发布于:2016-12-25 16:18:01
实质就是中美两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的博弈,以及两国在综合国力上的较量。挑战:一、海洋利益冲突加剧,周边国家强化了对南海主权的声索。二、美、日的介入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三、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多边化,不稳定局势加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沈敏琼发布于:2016-12-25 16:31:53
实质:领土主权的争端。挑战:企图剥夺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自卫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刘结文发布于:2016-12-25 19:27:21
大国间的博弈,美国奥巴马政府执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遏制围堵中国的一步。一句话就是国家利益。挑战的话,虽然菲律宾新总统开启了与中国对话合作的大门,加紧了对中国的联系与合作。美国奥巴马政府换届了,但是西方国家,特别是想转移国内矛盾的国家是不会放弃围堵中国发展的,南海问题会长期存在,最好的办法搁置争议,发展自己。到了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范以章发布于:2016-12-25 20:18:42

某大国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而作出的一场儿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陆小洁发布于:2016-12-25 21:11:03

一,地位: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在东方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战场。

二,作用:1.中国抗战是挫败日本对外扩张计划和拖垮日本经济的决定因素。
2.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

3.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陆小洁发布于:2016-12-25 21:13:52

大国间的博弈,美国奥巴马政府执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遏制围堵中国的一步。一句话就是国家利益。挑战的话,虽然菲律宾新总统开启了与中国对话合作的大门,加紧了对中国的联系与合作。美国奥巴马政府换届了,但是西方国家,特别是想转移国内矛盾的国家是不会放弃围堵中国发展的,南海问题会长期存在,最好的办法搁置争议,发展自己。到了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麦雅洁发布于:2016-12-25 21:25:53

大国间的博弈,美国奥巴马政府执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遏制围堵中国的一步。一句话就是国家利益。挑战的话,虽然菲律宾新总统开启了与中国对话合作的大门,加紧了对中国的联系与合作。美国奥巴马政府换届了,但是西方国家,特别是想转移国内矛盾的国家是不会放弃围堵中国发展的,南海问题会长期存在,最好的办法搁置争议,发展自己。到了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李泳琪发布于:2016-12-25 22:11:08

南海问题的实质,已经远远超越了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执,变成了两种历史性力量的碰撞。这两种历史性力量,一是美国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长久享有的、不受挑战的海空优势;二是中国立志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进程。

挑战是维权领域的挑战,法律的挑战,规则领域的额挑战,话语权的挑战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李文意发布于:2016-12-26 11:33:11

中国强大后要向海洋发展,扩大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进而形成实际上的势力范围和国防圈。现在对当地资源的追求反倒是其次的。 南海问题的本质,已经远远超越了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执,变成了两种历史性力量的碰撞。这两种历史性力量,一是美国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西太平洋长久享有的、不受挑战的海空优势;二是中国立志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进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郭洽宇发布于:2016-12-26 14:39:29

从客观上讲,南海仲裁案的结果会给中国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和后果。首先九段线被完全否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失去了争取南海权益的法理基础,虽然我们不承认这个仲裁,但不代表别的国家不承认仲裁结果。其次,中国所占岛礁的地位不被承认,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南海几乎没有获得国际承认的专属经济区,这样我们在南海的渔业执法等活动有可能失去法理依据,海洋石油开发等也会受质疑。最后,如果美日利用仲裁结果乘机搞所谓的“航行自由”,我们更加难以阻止。

故此对中国而言,如何在与相关国家互动中找到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解决方案,一是需要提高在南海问题上使用国际法的能力。中国作为大国,尽管体量巨大到足以对冲部分不利因素,但是从长期看,中国仍然需要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缓冲。因此,中国应该加强国际法的使用能力,强化防护带。二是继续加强对南海岛礁的实际控制,逐步推进、完善岛礁的建设工作,以保证在现实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要与美国保持战略沟通,做好危机管控工作,避免在南海出现对峙的情况。中国既要避免过度反应,又要表达战略决心,这需要拿捏恰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赖姗姗发布于:2016-12-26 20:10:31

南海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围绕对南沙岛礁的主权和海洋管辖权的争夺的地区性海洋争端。

挑战:1.美国等大国借着政治、军事、舆论等手段,不断扩大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加剧了南海海上形势发展的复杂程度。

2.菲律宾、越南等有关争端国为巩固和扩大南海权益主张,不断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和扩大化,加大岛礁扩建等单边行动力度。

3.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使其他争端国对能否保住其非法控制的南海岛礁产生焦虑。部分国家对中国的日渐强大的担忧,将有可能采取某种方式来收复被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陈烁曼发布于:2016-12-26 23:10:03

实质是国家利益的冲突与争夺。挑战;1对我国主权和领土的挑战;2周边国家的关系的僵化。3破坏地区局部的和平稳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黎佩玲发布于:2016-12-27 16:37:57

南海问题的本质,已经远远超越了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执,变成了两种历史性力量的碰撞。这两种历史性力量,一是美国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西太平洋长久享有的、不受挑战的海空优势;二是中国立志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进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周林轩发布于:2016-12-27 19:49:45

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南海方向,尽管南海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可控,但消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和国土完整大局面临新的巨大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曾晓平发布于:2016-12-27 21:24:50

南沙群岛一定是中国的

用户头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曾晓平 2016-12-27 21:25:49

挑战是无论国际形势多复杂,我们一定要团结,我们不可以失去任何一块领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6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