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马德坤 况雨春
报名人数:1人
点赞人数:0人
本作品以一枚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三牙轮钻头为切入点,讲述了西南石油大学在石油钻头技术研发领域的奋斗历程。1979年,这枚钻头作为国礼由美国总统卡特赠送给邓小平,其后辗转成为西南石油大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见证了学校在该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科研突破。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李士伦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这场对谈,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递,更是教育精神的传承。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时刻,希望此微课能让大家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温度,激励更多人在学业、就业、事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伍晓芸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作品立足高校辅导员视角,以原创微课、数字展馆、跨区域联建等实践,生动展现基层党组织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创新探索,为新时代党员教育提供“思政+数字”的鲜活范式。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李士伦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本作品以90岁高龄的李世伦教授的人生轨迹为线索,讲述了他从莫斯科石油学院留学生到新中国第一代气田开发研究专家的非凡历程。李世伦初因国家能源需求,从向往的空气动力学专业转至石油天然气领域,在莫斯科石油学院,他克服语言障碍,一年内实现从抄笔记到被抄笔记的转变,展现了非凡的毅力与才华。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接见留学生时的讲话,激励他奋斗一生。1960年,李世伦以全优成绩毕业,毅然选择支援大西南,奔赴四川南充,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祖国的能源事业。面对艰苦环境,他从未动摇,一心只为专业、为国家。 作为教育者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伍晓芸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本微课讲述了一位基层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实践。她以“涵养中国心、传承石油魂、培育奋斗者”为目标,通过搭建全平台,组建强师资,开展微实践的路径,努力用“微”言“微”语构筑起网络思政育人“大”场域。视频分为三个部分呈现:一是从“平面”升级到“立体”,用“微平台”去构筑一个朋辈教育大场域;二是从“微课”到“大课”,用“微课堂”构筑校史教育大场域;三是从“校内”到“校外”,用“微视频”构筑思政教育大场域。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伍晓芸
报名人数:1人
点赞人数:0人
本微课以“走进烦恼,提高情绪颗粒度”为题进行情绪管理科普视频的创作,从知识普及的角度用五分钟的视频讲清楚心理学中情绪粒度的概念、使用“情绪四象限”和“情绪轮盘”提高情绪粒度的方法、树立情绪管理并非压制负面情绪,而是识别、表达、拥抱不同情绪的观点,帮助受众挥动“高情绪粒度的魔法棒”,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胡丹
报名人数:3人
点赞人数:2人
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进行认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以终为始制定大学各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李紫瑞
报名人数:6人
点赞人数:0人
《生命的礼赞——从珍惜到绽放》是一门以心理学知识为核心,结合经典影视片段的心理微课。课程围绕生命的美好与脆弱、平等价值及如何享受生命展开,兼具实用性与人文性,能帮助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翟玮炜
报名人数:3人
点赞人数:2人
本课程直击大学生“手机依赖”困扰下的注意力痛点,以“神经行为学+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在拟人化叙事中拆解多巴胺、FOMO(错失恐惧)、信息茧房三大“注意力劫匪”的操控机制,创造性设计“青铜隔离术(环境隔离)→黄金雕刻术(习惯重塑)→王者崛起术(认知升级)”三重游戏化技能进阶体系,在多感官交互与具身化设计中打造兼具沉浸感与实操性的手机依赖干预微课,助力大学生破解手机依赖,掌控注意力主权!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朱杨
报名人数:1人
点赞人数:0人
本微课聚焦 “聚光灯效应” 这一常见心理现象,运用电影《楚门的世界》经典场景导入,迅速吸引观众注意力并引发共鸣。通过简洁明了的动画、生动的案例展示以及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聚光灯效应的内涵、危害及应对方法。 选题创意源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旨在帮助学生打破心理束缚,勇敢展现自我。教学设计上,以问题导入,结合生活场景,如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经历,进而引出聚光灯效应的概念;详细阐述其原理和负面影响后,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如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正确看待他人评价以及多参与社交实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刘杨洁雅、刘虹秀、李祥永
报名人数:5431人
点赞人数:413人
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社会改革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 “北碚之父”。他跨越了“革命救国” “教育救国” “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在几方面都各有成就。今天,让我们跟随视频走进重庆北碚,走进卢作孚纪念馆,一起追忆我国经历的那段苦难历史,感受卢先生爱国情怀下的大有作为。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伍晓芸
报名人数:260人
点赞人数:24人
本微课由一名思政工作者作为主讲人,与西南石油大学老中青三代人一道,向观众诠释“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西南石油大学精神。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伍晓芸
报名人数:57人
点赞人数:10人
本微课采用小切口、大立意的方式阐释中国精神,以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为重要契机;通过讲述压在车顶的“煤气包”、石油行业的“传家宝”、大庆精神的“传承人”等三部分内容;以“历史寻访+故事表达+精神归纳”的叙述方式,带领青年大学生探寻大庆精神的诞生缘起,阐释不同层面的具体内涵,帮助他们系统学习和理解大庆精神。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伍晓芸
报名人数:87人
点赞人数:14人
本微课以“走进烦恼,提高情绪颗粒度”为题进行情绪管理科普视频的创作,从知识普及的角度用五分钟的视频讲清楚心理学中情绪粒度的概念、使用“情绪四象限”和“情绪轮盘”提高情绪粒度的方法、树立情绪管理并非压制负面情绪,而是识别、表达、拥抱不同情绪的观点,帮助受众挥动“高情绪粒度的魔法棒”,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马德坤 况雨春
报名人数:40人
点赞人数:8人
本作品以一枚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三牙轮钻头为切入点,讲述了西南石油大学在石油钻头技术研发领域的奋斗历程。1979年,这枚钻头作为国礼由美国总统卡特赠送给邓小平,其后辗转成为西南石油大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见证了学校在该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科研突破。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伍晓芸
报名人数:42人
点赞人数:6人
本微课讲述了一位基层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实践。她以“涵养中国心、传承石油魂、培育奋斗者”为目标,通过搭建全平台,组建强师资,开展微实践的路径,努力用“微”言“微”语构筑起网络思政育人“大”场域。视频分为三个部分呈现:一是从“平面”升级到“立体”,用“微平台”去构筑一个朋辈教育大场域;二是从“微课”到“大课”,用“微课堂”构筑校史教育大场域;三是从“校内”到“校外”,用“微视频”构筑思政教育大场域。
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老师:刘杨洁雅
报名人数:441人
点赞人数:65人
本课程以“红岩精神”为具体内核,通过课程学习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依托地质学科的专业特色,提炼思政元素,将红色资源与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推动红色资源更好融入专业,提升铸魂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