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习俗 • 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由来已久。从馅料看,北方多为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 饮雄黄酒: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用其涂抹小儿额头画“王”字,或洒在房屋角落等,借雄黄驱毒、借猛虎镇邪。 庆祝活动 •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划船追赶拯救投江的屈原,后演变为纪念活动。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现已成为正式体育项目。 • 斗草: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是一种比试草的韧性、种类等的游戏。 驱邪祈福习俗 • 插艾和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会将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还会制成艾人、艾虎等,用以驱瘴。 • 系百索:以五色丝结而成索,又称百索、长命缕等,或悬于门首,或戴在小儿项颈、手臂,或挂于床帐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 。 其他习俗 • 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古俗,当时的兰指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 采药:《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人们会在这天采集草药,认为其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