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之光

用户头像
来自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门思麒发布于:2025-05-08 12:55:38
以劳动之光照亮文明长河 在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纹饰里,在敦煌壁画飞天的衣袂间,在《天工开物》的墨香之中,中华民族用五千年时光镌刻下永恒的劳动密码。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舍"到都江堰工匠“分水鱼嘴”的智慧,从《诗经》中”夙兴夜寐”的吟唱到《齐民要术》里”耕织图”的传承,劳动精神始终是文明基因中最鲜活的染色体。劳动是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的刹那,焦裕禄在兰考沙丘栽下第一棵泡桐的瞬间,深圳建设者用“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刷新城市天际线的那一刻,都诠释着"天道酬勤”的深刻内涵。正如墨子所言:“强必富,不强必贫”,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突破困境、创造价值的生命修行。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正在焕发数字光芒。杭州程序员用代码编织"城市大脑”,敦煌研究院用3D技术让千年壁画重生,贵 州"天眼“工程师在深山调试射电望远镜。这些新时代的劳动者,用知识赋能传统劳动,在科技浪潮中续写着”愚公移山”的当代传奇。劳动的形式在变,但精益求精的匠心、勇攀高峰的志气始终如一。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劳动教育正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石。当青少年在田间体验”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在实验室感受探索的乐趣,在社区服务中体会奉献的价值,劳动精神便如春芽破土,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这种精神传承,终将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让劳动之光永远照亮文明长河
点赞 (1)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