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址是历史文明的物质载体,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基因。保护古迹需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构建多维度保护体系。 一是强化法律与制度保障。完善文物保护法规,严惩破坏古迹行为,明确开发红线。建立分级保护机制,对濒危遗址优先实施抢救性修复,同时避免“过度修复”破坏原真性。二是推进科技赋能。运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等技术留存遗址信息,借助微生物防治、环境监测等科技手段延缓自然风化。敦煌莫高窟通过限流、数字化展示平衡保护与开放,值得借鉴。 三是注重预防性保护。日常巡查中及时处理裂隙、渗水等隐患,控制周边建设活动与游客数量,减少人为损害。 四是凝聚社会合力。加强公众教育,培育“保护即责任”的共识,鼓励志愿者参与巡查;引导企业通过公益基金支持保护项目,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机构实施、全民参与的格局。 保护古迹非一日之功,需以敬畏之心延续文明脉络,让遗址在岁月长河中永葆生命力,为后世留存可触摸的历史教科书。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