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安徽工业大学-董慧权发布于:2025-04-28 22:51:08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国家安全观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学习知识,增强认知 - 课程学习: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思政课程,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安全知识。同时,关注其他学科中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如历史学科中国家安全相关历史事件、地理学科中国土与资源安全等知识。 - 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学术著作、研究报告,参加线上线下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入了解国家安全知识。还可借助学习强国、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的优质课程资源,拓宽对国家安全领域的认知。 提升意识,保持警惕 -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生存发展,也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刻关注国家安全动态,从思想上重视国家安全问题。 - 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相关内容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洞察力。学会辨别不实、有害信息,对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轻信、不传播,警惕境外势力通过网络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谣言蛊惑等行为。比如,对一些抹黑国家形象、歪曲历史事实的言论,要坚决抵制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 强化保密意识:日常生活中,不随意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上发布涉及国家机密、军事设施、科研成果等敏感信息的照片、文字等内容。参与科研项目或接触内部资料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向无关人员透露相关信息。 积极参与,付诸行动 - 参加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国家安全宣传活动,如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海报制作、宣传片拍摄等,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向更多人传播国家安全理念,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 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比如,参与社区反诈宣传,帮助居民识别间谍行为和网络诈骗手段;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为维护生态安全出力;利用专业知识和外语优势,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形象。 - 及时举报危害行为:如果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如间谍活动、非法收集国家机密信息、破坏国家安全设施等,要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国家安全机关(可拨打12339举报电话 )或公安机关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