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重要且必要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付露发布于:2025-04-28 13:45:26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点赞 (1)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付露发布于:2025-04-28 13:45:38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守护国家安全: 1.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对网络上的各种言论、敏感调查问卷等保持清醒头脑,不轻信、不传播、不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谨言慎行,不随意拍摄、上传涉及军事设施、科研机构等的照片,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 2. 学好专业知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学习和研究,遵守保密规定,不向境外机构或个人泄露敏感数据。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为国家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贡献智慧,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安全至关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用专业知识捍卫科技安全。 3. 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贡献力量,如参与反诈宣传,帮助身边人识别间谍行为;利用外语优势,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关注生态安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贡献力量。 4. 遇事敢于亮剑:如果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第一时间拨打12339举报。面对校园里可能的间谍策反、数据窃取等行为,要勇敢说“不”,并及时向学校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此外,还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如“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国家安全知识答题等,通过学习和实践,更好地掌握国家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张胜辉发布于:2025-04-28 14:06:56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首先要深刻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国家安全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其次,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此外,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同时,要树立全球视野,关注国际形势,理性看待国家安全问题。最后,要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传播国家安全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吴青青发布于:2025-04-28 14:47:02
培养国家安全意识 学习国家安全知识: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 关注时事政治: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了解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党的领导:坚信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提升自身素质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复杂的信息,保持清醒头脑,不被错误言论所误导。 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 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国家安全法》等。 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当国家安全机关需要协助时,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线索,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认识到国家安全与发展密不可分,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关注国家安全。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既要关注传统的军事安全,也要重视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王泽峰发布于:2025-04-28 21:41:53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首先要深刻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国家安全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其次,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此外,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同时,要树立全球视野,关注国际形势,理性看待国家安全问题。最后,要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传播国家安全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董慧权发布于:2025-04-28 22:51:08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国家安全观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学习知识,增强认知 - 课程学习: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思政课程,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安全知识。同时,关注其他学科中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如历史学科中国家安全相关历史事件、地理学科中国土与资源安全等知识。 - 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学术著作、研究报告,参加线上线下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入了解国家安全知识。还可借助学习强国、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的优质课程资源,拓宽对国家安全领域的认知。 提升意识,保持警惕 -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生存发展,也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刻关注国家安全动态,从思想上重视国家安全问题。 - 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相关内容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洞察力。学会辨别不实、有害信息,对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轻信、不传播,警惕境外势力通过网络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谣言蛊惑等行为。比如,对一些抹黑国家形象、歪曲历史事实的言论,要坚决抵制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 强化保密意识:日常生活中,不随意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上发布涉及国家机密、军事设施、科研成果等敏感信息的照片、文字等内容。参与科研项目或接触内部资料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向无关人员透露相关信息。 积极参与,付诸行动 - 参加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国家安全宣传活动,如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海报制作、宣传片拍摄等,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向更多人传播国家安全理念,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 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比如,参与社区反诈宣传,帮助居民识别间谍行为和网络诈骗手段;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为维护生态安全出力;利用专业知识和外语优势,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形象。 - 及时举报危害行为:如果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如间谍活动、非法收集国家机密信息、破坏国家安全设施等,要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国家安全机关(可拨打12339举报电话 )或公安机关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穆丽发布于:2025-04-29 08:53:51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首先要深刻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国家安全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其次,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此外,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同时,要树立全球视野,关注国际形势,理性看待国家安全问题。最后,要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传播国家安全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付露发布于:2025-04-29 11:33:56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守护国家安全责无旁贷,可从多方面践行: - 增强安全意识:主动学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 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家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会。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保持警觉,在思想上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 保护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填写个人敏感信息;谨慎连接公共WiFi,防止个人数据被窃取。对于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二维码,坚决不点击、不扫描,避免陷入信息泄露陷阱,不给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 - 规范社交言行: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时,注意照片、文字等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与敏感信息,如不拍摄上传军事设施、重要科研场所等。面对不良言论,坚决抵制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弘扬正能量,维护国家形象与尊严。 - 积极参与宣传: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向身边同学、家人和朋友宣传国家安全知识,通过举办小型知识分享会、制作宣传海报等方式,扩大国家安全知识的普及范围,营造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 - 举报可疑行为: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如间谍活动、非法传播机密信息等,立即拨打12339国家安全举报电话,或向学校保卫处反映,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安徽工业大学-付露发布于:2025-04-29 11:38:08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与体系构建可从以下要点系统性梳理,其逻辑框架与政策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战略纵深: 一、核心要素的递进逻辑 1. 宗旨与根本的辩证统一 • 人民安全作为宗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安全体系的人民性本质,要求国家安全战略始终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政治安全作为根本,是维护国家主权、政权和制度稳定的核心保障,两者构成“目的-基础”的二元关系,体现安全治理中“人民性”与“政治性”的有机统一。 2. 基础、保障与依托的协同作用 • 经济安全作为基础,要求通过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等举措,保障国家发展命脉。 • 军事、文化、社会安全构成多维保障体系:军事安全提供硬实力支撑,文化安全筑牢精神防线,社会安全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 国际安全作为外部依托,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一带一路”安全合作、全球安全倡议等机制,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