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办校级赛事,筑牢校园体育根基
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拔河队于2024年10月精心策划并承办校级拔河比赛
比赛当日,校园广场化为热血赛场。随着裁判哨声响起,各队伍紧握麻绳、重心后倾,口号声与加油声此起彼伏。拔河队队员不仅担任赛事组织者,还主动承担技术指导,为新手队伍讲解“握绳姿势”“重心分配”等技巧。经过三轮激烈角逐,智能制造学院教工组冠军。赛后,校领导为获奖队伍颁奖,称赞拔河队“以赛促练、以赛聚心”,有效激发了师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热情。
二、征战国家级赛事,书写竞技华章
2024年-2025年,国家级赛场捷报频传
(一)国际草地拔河锦标赛:大学生组混合580公斤级冠军
在2024年国际草地拔河公开赛暨首届全国草地拔河锦标赛中,中侨拔河队也有着亮眼表现。草地拔河与常规拔河不同,对选手的平衡能力和脚下抓地力要求更高。中侨队员们提前适应场地,针对性训练,在比赛中稳扎稳打,成功战胜多支实力强劲的队伍,获得了优异名次。夺冠后,队员们兴奋地踩水庆祝胜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体彩杯力拔山河中国拔河争霸赛:混合组第五名
2024年7月,队伍参加在山东济南举办的体彩杯拔河争霸赛。此项赛事汇聚全国冠军队伍及专业俱乐部,竞争激烈程度空前。中侨队员虽以学生身份参赛,但凭借“以巧破力”的战术思路,在八进四比赛中爆冷击败上届冠军山东队,最终斩获混合组第五名。赛事评委评价:“中侨队展现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顽强斗志,为传统项目注入了青春活力。”
(三)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640公斤级第四名
2024年9月,队伍代表金山区参加上海市市民运动会拔河精英赛。面对由退役运动员、健身教练组成的参赛队伍,队员们充分发挥“小体重、高默契”优势,在640公斤级比赛中连胜三支职业俱乐部队伍,最终获得第四名。
(四)首届中国大学生拔河锦标赛:双冠王荣耀
2024年10月,拔河队迎来里程碑之战——首届中国大学生拔河锦标赛在吉林长春举办。中侨队员肩负全校期望,在男子640公斤级决赛中,仅用45秒便锁定胜局;混合组580公斤级比赛中,女队员展现“巾帼力量”,与男队员配合默契,最终以全胜战绩夺冠。赛事主办方特别授予学校“优秀组织奖”。
(五)“梦想杯”上海学子体育大联赛:混合640公斤级冠军
2025年3月,队伍参加“梦想杯”上海学子体育大联赛拔河专项赛。面对上师大、上体大等985高校队伍,中侨队员以“黑马”姿态突出重围。决赛对阵海事大学队时,双方僵持近1分钟,麻绳上的红绳来回摆动。关键时刻调整战术,队员们执行到位,最终以2:0夺冠。此役被赛事解说员称为“近年来上海高校拔河最精彩的对决”。
三、强化团队建设与社会服务,彰显责任担当
2024年11月,沉浸式团建凝聚团队精神
为缓解赛事压力,增强队员凝聚力,拔河队于2024年11月开展“凝心聚力·共攀高峰”主题团建活动。团队前往廊下镇“蘑镜奇缘”通过“信任背摔”“定向越野”等项目,让队员在挑战中突破自我、加深信任。在“拔河模拟对抗”环节,队员们蒙眼协作完成任务,深刻体会到“沟通与默契”的重要性。队长在活动总结中说:“赛场上的胜利源于场下的信任,我们不仅是队友,更是彼此的‘后背’。”
2025年3月,企业交流传递体育精神
(一)与上海汽车集团拔河队开展技术交流
2025年3月下旬,拔河队受邀与上海汽车集团(SAIC)拔河队进行交流赛。上汽队是企业界传统强队。交流中,双方队员分享训练方法:上汽队展示了“力量训练体系”,中侨队员则演示了“动态平衡战术”。在友谊赛中,中侨队以1:2惜败,但队员们从企业队员的“稳扎稳打”风格中汲取经验。赛后,双方签订“体教企合作备忘录”,约定定期开展技术互访,推动“专业训练”与“大众健身”深度融合。
四、结语:以绳为介,丈量青春高度
从校园赛场到国际舞台,从竞技拼搏到社会服务,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拔河队用行动诠释了“团结、坚韧、创新”的精神内核。近一年来,队伍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市级奖项4项,开展公益活动2场、企业交流1次,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金名片”。正如队员们常说的:“拔河不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心与心的联结——当所有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时,没有什么目标不可抵达。”未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将继续以绳为笔,在青春的赛场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