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初入校园的谢天禹同学便被书法社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所吸引。作为一名从小研习书法的艺术生,他深知笔墨背后承载的是千年文化的积淀。从配合前任社长策划活动的 “得力助手”,到代理社长时期勇挑重担的 “临时负责人”,再到 2022 年正式接任社长一职,他始终以谦逊的态度学习管理经验,以热忱的初心投入社团工作。任职期间,他先后荣获 “优秀学生社团社长”“书写达人” 等荣誉,更以专业能力在 “沪上艺韵・共绘华章”“喜迎二十大・金山美如画” 等展览中多次入展。
他深知,传统社团要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必须在传承中创新。他接任社长后,提出 “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联动” 的发展策略,带领团队打造了一系列兼具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的品牌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他组织并参与 “笔墨颂时代,礼赞青春梦” 五四书画作品展、“丹青戏韵,笔墨传薪” 艺术学院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将书法与摄影、绘画相结合,吸引全校千余名师生参与,成为校园文化节的标志性项目。2022 年,他和其他的社团策划首届 “风雅杯” 中华文化大赛,创新融入诗词朗诵、汉服展示等元素,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学生心中。
在校际交流与社会服务方面,他积极拓展合作平台:2024 年带领社团与上海师范大学举办 “《沪上艺韵・共绘华章》” 书画交流展,促进校际艺术碰撞;走进金山敬老院开展 “书法小课堂”,为老人教授书法基础,传递文化温暖;在 3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策划 “科技与教育同行” 主题创作,将笔墨艺术与学校发展历程相结合,获得师生广泛好评。三年来,他累计组织线上线下活动超 20 场,覆盖校内外学生近万人,让书法社从 “兴趣小组” 成长为校园文化的 “金名片”。
作为社长,谢天禹同学积极鼓励骨干成员参与市级赛事和校外展览,提升专业水平。他常说:“社团不仅是活动的平台,更是成长的阶梯。”在共同努力下,书法社成员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2022 年上海市硬笔书法大赛中,3 名成员分获一、二等奖;2024 年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 “笔墨中国” 大赛上海赛区,4 名成员斩获毛笔、硬笔类多个奖项,2022-2023 学年,书法社因成绩突出,被校团委授予 “优秀学生社团” 称号,成为全校仅有的 5 个获此殊荣的社团之一。
谢天禹同学始终相信,艺术工作者不仅要深耕专业,更要心怀社会。在社团活动之外,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将书法与公益相结合,用行动践行青年担当。2023 年、2024 年,他连续两年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先后担任 “小叶子体验官” 和办公楼安保岗位志愿者。在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他用相机记录中侨 “小叶子” 的工作日常,拍摄的 200 余张照片成为学校宣传志愿服务的珍贵素材;第七届进博会上,他负责展商安检与引导工作,以严谨的态度和热情的服务获得主办方好评。
在校园内,他组织社团成员参与 “金山版权摊位活动”“非遗传承进社区” 等公益项目,通过书法作品义卖、传统文化宣讲,向来宾传递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和非遗文化魅力。2023 年,他带领团队走进滨海学校,为在校学生开设 “向阳计划书法小课堂”,用笔墨为孩子们打开艺术之窗,展现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从书法社的 “萌新” 到优秀社长,谢天禹同学用四年年时间书写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个人斩获 10 余项荣誉,社团活动覆盖万人,成员市级获奖 30 余次,志愿时长累计超 200 小时。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成绩属于过去,传承文化的道路没有终点正如他在答辩中所说:“书法不仅是纸上的横竖撇捺,更是心中的文化自信。作为社长,他愿做一颗火种,让更多人在笔墨中找到文化的根与青春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