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用户头像
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翟端发布于:2025-04-26 20:55:06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点赞 (1)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翟端发布于:2025-04-26 20:56:2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南。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是国家安全理念的学习者,更应成为践行国家安全观的先锋群体。从认知体系构建、专业能力锻造、日常行为规范到社会实践参与,大学生需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中彰显青年担当。 在认知体系构建层面,大学生应主动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性理解。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安全主题讲座等渠道,系统学习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与战略部署,把握“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的核心要义,认识到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军事、科技、网络等16个领域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结合国际局势变化,如地缘政治冲突、技术霸权博弈等现实案例,深刻理解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例如,通过分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领域的伦理争议,思考技术发展背后的安全风险,从而建立起“大安全”的思维框架,破除“国家安全与己无关”的认知误区。 专业能力锻造是大学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路径。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结合专业优势,将国家安全需求转化为学术探索与实践方向。理工科学生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芯片研发、量子通信、新能源等领域深耕,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维护科技安全;文科学生可从国际政治、法律政策等角度,研究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安全问题,为完善国家安全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则可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国家安全宣传方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此外,大学生还应积极参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如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应急管理模拟演练等,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大学生需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生活细节。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场,大学生应自觉遵守网络安全法规,不随意传播涉密信息,谨慎对待境外社交平台的信息交互,防范网络窃密与意识形态渗透。在涉外交流中,无论是国际学术会议、留学访学还是跨国实习,都要增强保密意识,妥善处理涉及国家地理信息、科研数据等敏感内容。同时,面对网络谣言、错误思潮,应主动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驳斥,积极传播正能量,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此外,校园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同样重要,如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保护生物样本安全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基础。 社会实践参与为大学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广阔舞台。通过参与国家安全主题志愿服务、社区普法宣传,大学生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践活动中,关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现实问题,为解决地方安全隐患建言献策。部分高校开展的“国家安全实践调研”项目,鼓励学生深入边境地区、关键基础设施单位,实地了解国家安全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这种沉浸式体验有助于强化责任担当。此外,大学生还可通过撰写政策建议、参与立法调研等方式,为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贡献智慧。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然选择。从认知觉醒到专业赋能,从日常自律到实践担当,大学生需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将国家安全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唯有如此,方能在维护国家安全的伟大事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贡献青年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