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以下小妙招,变身时间管理小达人!

用户头像
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王亮平发布于:2025-03-07 13:49:26

      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时间不够用,总是在赶一些任务的最后期限。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但它也是最容易被浪费的。高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能帮助我们完成更多任务,还能减少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假如现在有一个空的杯子,你手上有水,有小石头,有大石头,还有一把沙子。你想把这四样东西都给装到这个杯子里面,并且确保这个杯子装的最满最多,你会怎么去装这只杯子呢?

      一位大学教授往讲台上放一只杯子,然后就掏出了一包大石头放到杯子里,直到大石头把杯子塞到没法再装。这时,他问学生杯子满了吗,学生表示满了。接着,教授开始往这个杯子里去放小石头,小石头瞬间填充了大石头之间的空隙。学生又说杯子满了。随后,教授再往杯子里面装沙子,沙子也填满了杯子的空隙。最后,教授把水倒进了杯子,终于把杯子装满了,杯子里面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我们的人生跟这个杯子一样是有限的,而杯子的空间也是有限的。 假设我们一开始,就把大好的青春都放在一些琐碎不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我们一开始就往这个杯子里面,去放沙子跟水,那等到我们真正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你还放得下大石头跟小石头吗? 你还做得了重要事情吗?所以,人生一定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要给我们的人生目标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管理。

       艾森豪威尔矩阵(四象限原则法)应该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时间管理办法,它将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划分为四个象限。

      那要如何去区分事务的重要、紧急性呢?两个简单的原则:

      一是重要程度:看收益是否足够大,收益越大就越重要,这里收益要综合短期、长期一起来看。越重要的任务也就越需要给予相匹配的优先级、资源和关注度。二是紧急程度:看损失是否够大,损失越大就越紧急,以止损为核心目的进行安排工作,如果损失可控或损失很小紧急程度就低。

      在掌握了重要度和紧急度的区分原则下,以横坐标为紧急性、纵坐标为重要性,可以将四个象限分别进行分区,定义为ABCD。

A区:重要+紧急,有比较急迫的时间限制,如果没有按期完成会有严重影响的任务。如事故危机,紧急救火的任务,或者一些重要的前置任务。只能优先马上去做,这类任务要越少越好,如果较多说明风险控制不足、规划不够。

B区:重要+不紧急,收益很大、或长期收益,非常重要,对时间要求不是非常急迫,可以自行安排的任务。如团队规划、工作计划,学习培训、健康锻炼,团队建设、流程规范,工作总结复盘、风险管理等都是重要的事情,不需要立刻就要完成,但如果做得不好或缺失就很容易导致紧急的事情发生。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这里,作好规划和风险管理。这样才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的越好,紧急的事情就会越少。

C区:不重要+紧急,临时性、突发性的人或事,需要马上处理,但做了其实收益不大。如某些会议,应付的报告,突发的沟通或支持等。调低优先级,延后或者授权给他人去做。

D区:不重要+不紧急,没什么时间要求,也没有什么收益的事情,或者实际上都和你没什么关系。如无聊、没有意义的谈话、会议、酒局,一些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或者一些推销、刷手机等无聊琐事。这类事情尽量不做!对内自控,对外要学会说NO!

       做好时间管理要做的就是要做的就是:重视B区,减少A区、C区,干掉D区。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你学会了吗?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