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案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未来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培养

用户头像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王馨婉发布于:2025-02-27 13:15:4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试点工作。针对目前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依托本学院学科和平台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过硬、乐于奉献、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的未来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

  •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勤学方有成,提升未来基层党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

1.强化专业指导,不断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院重视“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高质量的课内指导成为学生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的最有力保障。学院还充分发挥“课外助学”阵地的补充作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邀请名家、全员范围内动员名师对学生进行高质量辅导,陆续开展76期中宣部组织的“道德大讲堂”86“正德”讲坛、11期理论著作“读文会”等等。通过“课堂+课外”“教学+助学+自学”,有效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水平。

2.鼓励朋辈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学院鼓励学生培养勤学、善学、乐学等良好习惯,通过“一支部一讲团”、“一设备一讲堂”、“一社团一分队”,让学生自己示范上党课、互帮听党课,团队磨党课。以掌上课堂、直播带课等形式,顺利举办主题“云”党课共26期、39讲,在“南师马院研究生”等微信公众号设立3个相应微党课专栏,推送总阅读量超过2万,形成微党课学习札记30余字。通过朋辈教育、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极大地提升了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二)百炼才成钢,锻炼未来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1.培养“能说”的能力。学院定期开展“正德杯”高校思政课大赛、党建小课堂等活动10余场;遴选一批政治素养过硬、理论根基扎实的同学参加“红旗宣讲团”,打造113个宣讲课题组成的党课素材库,并制成宣讲菜单,由各单位“按需点菜”,提供“菜单式”的理论宣讲。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沟通协调和善于讲故事的能力。

2.培养“会写”的能力。学院要求学生多看党报党刊,多读优秀的理论著作,加强逻辑锻炼,多练笔、勤写作。组织开展新闻报道及公文写作培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策划的撰写,组建专家指导团对学生宣讲文稿进行全过程详细指导,不断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

3.培养“善干”的能力。学院邀请专业人员开展基层实务工作培训,组织学生参与栖霞区“党员冬训”,深入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等。2021年,学院还参与了校党委组织部与玄武区委组织部共同开展的“双百双进”工作,选派了第一批59名“大学生书记助理”(含法学院),完成“六个一”实践。学生的党建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

(三)学应有所用,在实践服务中坚定理想信念

1.践行初心使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近年来,我院学生利用学院“红旗宣讲团”平台,足迹遍及12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先后开展了180多场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宣讲时长共计5182小时,受众达5000多人。事迹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参与率100%,开展了近150余场志愿活动,足迹遍布栖霞区、鼓楼区等南京4区,学生总志愿时长年均10000小时以上。“双百双进”工作中,学生书记助理在玄武区7个街道、59个社区,50个网格党支部,组织进行了73场主题党日活动,参与了76次公益志愿服务,开展了81场党史主题宣讲,寻访了82个社区基层党员,制作完成了75项新媒体宣传成果,这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党建工作者,成为党的宣传者、服务者和奉献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2.勇于争先创优,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经过不断的努力,我院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理论素养好、有初步党建工作能力的党建工作者预备队伍逐渐形成。在学院各项工作中他们都能冲在前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今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比赛中,荣获特等奖的主持人就是学生党员;名额很少的校级奖项获得者也是党员。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学生的各项重要获奖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占比90%以上。

3.探索学生党建新思路,反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次工作对如何培养合格的未来基层党建工作者进行了探索,取得的效果也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促使学院进一步思考如何创新学院党建工作思路,探索党建工作发展新方式,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真正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构建学院“立德树人”工作模式。

  • 未来展望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锻造淬炼”“成果反哺”,未来我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出一批政治过硬、理论扎实、业务精良、德才兼备的党建人才队伍,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实干家;并通过对讲师团、课程库、基地群的体系化升级打造,将优质资源、孵化体系和培育成果辐射到各高校各学院各支部,形成党建引领、教育联动、资源互享、精准思政的工作新局面。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