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圣贤书” 也不闻“窗外事”

用户头像
来自巢湖学院-苏洁红发布于:2025-02-19 17:01:57

明万历《古今贤文》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两句,大家都耳熟能详。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对思想控制也在不断增强,很多评议国家大政因此丢了性命,像“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类遭殃的文人也不在少数。

在这个大背景下,文人们不敢随便写作,更不敢谈论国家大事,为了躲避灾祸保全自己,纷纷钻到纸堆中。谈论国家大政以及创作有着极大的风险,这时,一心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算是大多数读书人的共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读书人最好的劝诫。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含义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这两句话一般是形容某些人只关心书上的东西,眼里只有书本,不关心实际生活、不关心人情世故等,一般比喻为书呆子”

现在,“禁令”早已经解除,学习资源空前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但是,在我们周围,却出现了大量既不读“圣贤书”,又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

课堂上,且不说旷课、请假的同学,就是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不少同学也是耷拉着脑袋,眼睛死死地盯着桌子上的手机屏幕。姑且认为他们是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或者他们在私下里会发狠学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上。

除了考试前,平时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学习的身影总是寥寥无几,最多的状态还是看到你们坐在“吊椅”上,对着电脑或者捧着手机,玩着游戏、用着社交软件……

你总是抱着“佛系”的心态,对你的学习无所谓;对国家的大政时事也漠不关心;看着本应该是你自己做的事情,总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总感觉这个和你没有半点关系;你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关心自己的“游戏和其它娱乐生活”……

但是,一说起某个娱乐花边新闻,就能立即引起你的强烈共鸣。

我沉默了。

大学阶段,本应是你们不断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感知“窗外事”的大好时机,而你们既没有像先贤“埋首故纸堆”般沉浸在书海中,也果断关上了感知“窗外事”的窗户,把自己束缚在宿舍和网络,过多地关心娱乐化的“新闻”、碎片化的知识。

呜呼哀哉!

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久矣;一心只读圣贤书也远矣。不知何时新时代大学生们何时能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