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以艺防艾,为“艾”发声——用青春书写防艾篇章(1)

用户头像
来自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晋童发布于:2025-03-10 18:24:11

以艺防艾,为“艾”发声

——南通大学艺术学子用青春书写防艾篇章(1)

张天然、晋童

引言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红十字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艾宣传教育实践——以艺防艾,为“艾”发声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精准呼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123名艺术学子以画笔为盾、以音符为剑,历时7个月打造出“艺术+防艾”的青春防线。从震撼人心的微电影到烧脑推理的剧本杀,从人围观的画作巡展到歌声嘹亮的防艾音乐会,这场融合专业特色与生命教育的实践,不仅让防艾知识“活”了起来,更让青年力量在公益服务中绽放光彩。

微信图片_20250310142242.jpg

团队成员合影

一、以艺载道:当防艾宣传遇见艺术创新

1. 跨界创作,让知识“触手可及”

传统防艾宣传常陷于“口号式传播”的困境,而艺术学子用专业能力打破僵局,面向全校征集152件防艾艺术作品,微电影《破晓》讲述艾滋病患者的重生故事,科普展架则化身“防艾说明书”。这些作品不再是冰冷的科普,而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防艾宣言”。

微信图片_20250310142246.png

部分学生绘制防艾设计作品

2. 沉浸体验,让教育“入脑入心”

团队自主研发的防艾剧本杀《文楼四季》,以36694字的精巧剧本构建虚拟世界。玩家在破解“艾滋病传播谜案”时,必须运用防艾知识完成推理,这种“游戏化学习”使知识留存率提升40%,有参与者在剧本杀留言簿写道:原来拥抱不会传播,但无知会。5场防艾音乐会更是颠覆认知——当《爱的奉献》的旋律在校园响起,现场400名学生在艺术盛宴中完成了一次“防艾认知升级”。

图片1.png

防艾剧本杀游戏现场

3. 青年话语,让传播“破圈共生”

本项目共组建办公室、实践部、宣传部、救护部、融媒体五大部门,招募设计、美术、音乐、建筑等专业学生,形成跨学科团队。Z世代用自己熟悉的语言重构防艾叙事:短视频《因“艾”而生》讲述了一位得了艾滋病的孕妇从被误解到被接纳的心路历程,在学校各“一站式”内进行展播,真正实现了学生防艾教育方式从“要我看”到“我要看”的转变。

微信图片_20250310142250.jpg

电影展播现场

(字数限制,此为第一篇)

点赞 (1)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