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磐,浩气长存——读《红岩》有感
初读《红岩》,我便被带入那个血雨腥风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这本书以解放前夕的重庆为背景,讲述了众多革命志士在渣滓洞、白公馆等狱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的故事,每一个情节都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书中,江姐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当她发现丈夫的头颅高悬在城墙上时,巨大的悲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她袭来,但她很快就将痛苦深埋心底,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坚定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在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后,敌人对她施以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竹签钉进十指的剧痛,也未能让她吐露半点党的机密。江姐那坚如磐石的意志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让我深深震撼。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那是一种可以超越生死、战胜一切恐惧的力量。
许云峰同样让我肃然起敬。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毫不退缩。在狱中,他为了给同志们开辟一条越狱的通道,不顾身体的虚弱,用双手在坚硬的石壁上艰难地挖掘。那粗糙的石壁磨破了他的双手,鲜血淋漓,但他从未放弃。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更多的同志能够活着出去,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许云峰的英勇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高尚品质。
除了江姐和许云峰,书中还有许多像成岗、刘思扬等革命志士,他们在敌人的监狱中,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与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赞歌,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精神。
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红岩》让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困境中坚守,为了实现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