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岩》有感:信仰如磐,精神永传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当我轻轻合上《红岩》这本书,这段描写胜利曙光的文字依旧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它不仅是书中的美好愿景,更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如今盛世的真实写照。
《红岩》以解放前夕的重庆为背景,讲述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共产党员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让他们深陷囹圄,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等人间地狱。但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依然坚守信仰,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书中的江姐,无疑是最令人动容的人物之一。当她看到丈夫彭松涛的头颅高悬在城墙上时,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然而,她没有被悲伤击垮,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被捕后,敌人对她施以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棍、电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但江姐始终坚贞不屈,她的那句“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敌人的阴谋,也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江姐的英勇无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在信仰的支撑下,一个柔弱女子可以变得如此坚强,如此伟大。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许云峰同样令人敬佩。他作为地下党主要负责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地下党活动中,他多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及时调整工作计划,转移地下党成员,有效地躲避了敌人的追查。被捕后,他被关进了暗无天日的地牢,但他没有放弃希望。他用手指和铁镣,在坚硬的石壁上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为战友们的越狱创造了条件。而他自己,却在敌人的枪口下,以胜利者的姿态英勇就义。许云峰的精神,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舍生取义。他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还有成岗,他在被捕前,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将重要文件烧毁,自己却不幸被捕。在狱中,他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他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以及“小萝卜头”宋振中,他在监狱中长大,虽然生活艰苦,但依然积极为狱中的同志们传递情报,成为了一名小小的革命战士。他的天真无邪与坚定勇敢,让人心疼又敬佩。
读完《红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们在敌人的屠刀下,没有屈服,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顽强抗争。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和平与安宁。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没有了战火纷飞,没有了生死考验。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红岩》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信仰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革命先烈们才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境中坚守希望,在生死考验面前毫不畏惧。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信仰的支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革命先烈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