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南医科大学-田永琴发布于:2024-11-28 21:26:10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立法保护:国家通过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细化和补充了经营者义务相关规定,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 行政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行使行政权力、履行法定职责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明确了政府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职责,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 • 司法保护: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依法惩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法院依法及时审理涉及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案件。 • 社会保护:包括组织和个人进行社会监督、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舆论监督以及消费者组织和行业组织对消费者的保护。 • 经营者义务: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不得发送商业性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除非消费者同意。 • 消费者权利:消费者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以及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等。 • 预付式消费保护:经营者应按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不得降低质量或任意加价,未按约定提供的应退还预付款。 • 消费索赔行为规范:投诉、举报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 • 消费环境建设:国家统筹推进消费环境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 消费商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加强消费商品和服务的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经营者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框架,旨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