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用户头像
来自唐山学院-李萱发布于:2024-06-16 13:57:22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他三个节日分别为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这个节日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自然天象崇拜,特别是对龙的祭祀。端午节不仅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而且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佩香囊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传说是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而向江中投放粽子。赛龙舟则是人们为了拯救屈原而划船竞渡的演变。挂艾叶和菖蒲、佩香囊等则是为了驱邪避瘟,保持健康。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和同义词,如屈原日、五日节、艾节、粽子节等。这个节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汉字文化圈诸国如越南等也有广泛的影响。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唐山学院-田敬敬发布于:2024-06-21 18:51:50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他三个节日分别为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这个节日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自然天象崇拜,特别是对龙的祭祀。端午节不仅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而且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佩香囊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传说是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而向江中投放粽子。赛龙舟则是人们为了拯救屈原而划船竞渡的演变。挂艾叶和菖蒲、佩香囊等则是为了驱邪避瘟,保持健康。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和同义词,如屈原日、五日节、艾节、粽子节等。这个节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汉字文化圈诸国如越南等也有广泛的影响。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唐山学院-宫婉盈发布于:2024-06-21 18:52:36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他三个节日分别为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这个节日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自然天象崇拜,特别是对龙的祭祀。端午节不仅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而且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佩香囊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传说是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而向江中投放粽子。赛龙舟则是人们为了拯救屈原而划船竞渡的演变。挂艾叶和菖蒲、佩香囊等则是为了驱邪避瘟,保持健康。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和同义词,如屈原日、五日节、艾节、粽子节等。这个节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汉字文化圈诸国如越南等也有广泛的影响。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唐山学院-吴兆鹏发布于:2024-06-21 18:53:24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是汉族、水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就有过端午的习俗。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恶日说、龙的节日说(即祭祀龙图腾说)、夏至说。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主要风俗有挂钟馗像、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流传至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唐山学院-陈国鹏发布于:2024-06-21 18:54:0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有许多习俗,如包粽子、插艾叶、戴香囊、赛龙舟等。其中,包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投汨罗江而死。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用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子、手腕或足踝,称为长命缕。柳州过端午节的方式是在门口挂艾叶和菖蒲,再贴上红纸,并且会包含有豆子、板栗、猪肉等材料的粽子。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富含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节日,人们通过庆祝这个节日,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唐山学院-李亚霏发布于:2024-06-21 19:03:19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习俗,主要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等。12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而投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划龙舟、投粽子入江,以示哀悼和敬意。此外,端午节也与自然天象崇拜有关,古代人们认为五月五日是龙升天的日子,因此有祭龙的习俗。 端午节期间,各地还有许多特色习俗。例如,挂艾草和菖蒲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疫,喝雄黄酒则有驱虫和保健的功效。此外,吃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习俗,粽子的形状和内容因地区而异,反映了中国各地丰富的地域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