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向羽洁发布于:2022-12-16 11:55:54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后不久,国民党方面即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国民党统治区反内战运动的掀起,表明国民党统治集团要通过发动内战以控制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困难。同时,国共武装冲突的日渐加剧,表明抗战后期以来美国扶蒋*政策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在此背景下,美国重新调整了对华政策,呼吁“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的国民会议,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以获致中国之统一”。蒋介石为了用政治手段遏制以至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调动内战兵力,不得不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5年12月16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12月27日,中共代表团向国民政府代表提交一份书面建议,要求无条件停战,以利于政治协商会议的进行。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经中共代表团多次呼吁和奔走,国民党方面不得不接受这个建议,同意进行停战谈判。1946年1月5日,国共双方代表初步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7日,由国民政府代表张群、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组成的“三人会议”,就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等事宜共商实施办法。“三人会议”经过六次会谈,于1月10日达成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国共双方均需于1月13日晚12时起停止一切战斗行动;恢复交通,停止阻碍交通的行动;由国共两党及美国政府代表三方共同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监督执行停战协定。停战协定的签订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民党军队的调动和向解放区的进攻,因而有利于人民。但是国民党方面在美国的授意下坚持在停战协定中将东北地区排除在外。蒋介石在下达停战令前后,还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这就暴露了国民党对停战的虚伪态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