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中有所为——访杨国芳副教授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49:48

乐中有所为

——访杨国芳副教授

 冯  宁 许褚青

杨国芳老师是我院1990年退休的体操老教师,但是她并没有因退休就停下工作的脚步,不仅一直在担任居委会主任的职务,而且还帮助我校以及其他社区开展一些健身活动,这些都是义务的,没有报酬的,但是杨老师却仍然甘之如饴,用心地做好每一样事情,真正做到了发挥自身余热,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活到老,干到老

1998年4月,应长海医院的长海居委会主任的邀请,要求杨老师到他那里教退休人员及一些家属学习健身操,杨老师考虑到教授别人既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别人健身,又可以交到很多朋友,所以就答应下来了,一直坚持到现在,整整14年了。

虽说那里不是学校的课堂,但是杨老师依然以正规的形式对待,在教授之前必然会备好课,上课之前也会比学员先到,即使是刮风下雨也会坚持去教课,杨老师想的就是既然教了,那么就要教好,让学员们在健身的同时还能高兴、满意。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不容易,因为有很多学员的基础差,而有些学员是有功底的,所以就形成一种参差不齐的状况。杨老师决定从打基础开始,也就是从形体方面练基本功,一步一步、一套一套的动作慢慢教予她们,都是围绕练形体的。杨老师教授初期的课程是一个星期一次,也就是星期天早上,但后来发现学员们进步很快,而且都很愿意学,所以就改为一星期两次课程,虽然是比以前累了,但是看到学员们很乐意、很认真地学,杨老师也从内心里感到很欣慰、很值得。

光是练形体,杨老师在14年里就教授了二十套左右的动作,又因为学员进步得很快,必须要有更多的新花样才能引起她们继续学习的欲望,所以杨老师不仅教健身操,还会教学员们跳舞,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不仅体操技术动作很好,在跳舞方面也是很擅长的,因为她无论是做学生时,还是毕业后工作中都要学习跳舞,如芭蕾舞和民族舞等。到目前为止,杨老师每年都会教授五、六套的动作,不管是开始时形体徒手的,还是到后来拿器械的,总之是多彩多样。而杨老师一开始就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是很明智的,就拿徒手的形体套路动作来说,后来有底子了就可以慢慢发展成舞蹈的形式,而杨老师也会借鉴网上的一些舞蹈动作,然后结合自己创编的动作一起编成适合学员年龄阶段的舞蹈,在这一方面杨老师是下足了功夫。

“我比较喜欢优美、抒情的音乐和舞蹈,而这种风格的也比较适合她们。”杨老师和我交谈中说到。所以,在这么多年里,杨老师教了许多那样类型的舞蹈,如最近长海医院为庆祝建军八十五周年而举办的文艺演出里就有杨老师教的《热血颂》舞蹈和另一个西藏舞。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每一年春节的晚会,杨老师带领的舞蹈队的节目内容是主要的,也就是相当于年终汇报演出了,可见,杨老师带领的舞蹈队是多么有影响力,并且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杨老师义务教授到现在,除了教徒手的舞蹈,如新疆舞、西藏舞、广场舞等,单单以拿器械来做动作的种类就有:扇子舞、棒操、花鼓舞、红绸舞、球操、响板操、筷子舞、草帽舞、橡筋操等等,总之就是内容很丰富,而且不缺乏创造性,使学员们不仅爱学,还能使表演看起来精彩和新颖。

说到杨老师坚持教授舞蹈队学员,就要提到一件事情,那是一个平常的早晨,杨老师在过一条马路时被一辆没有注意到在拐弯的小轿车碰撞到了,当时手已经流了不少的血,而右脚虽然也被撞到,但是当时并不是很疼,杨老师想的是回去也是走,去上课也是走,毅然地选择了去上课,但是回来后却发现已经变得很疼了,所以赶紧到医院做检查,发现原来脚趾已经断了,就这样,右脚打了石膏并且在家休养了100多天才逐渐康复。杨老师在受伤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理所当然地回家,而是选择了继续坚持上课,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学员的课程进展,这一点,真的很让人敬佩!还有,平时如果遇到舞蹈队比赛或者表演,杨老师到晚上也会过去陪练或者是看看有什么需要指导的,所以,杨老师真的是一个尽心尽责的好老师。

杨老师明年即将要80岁高龄了,为了后继有人能够接她的班,她特意培养了几个动作较好的学员,悉心地把自己的经验教予她们,并且给予她们实践的机会,虽然现在还不成熟,但杨老师仍很有信心她们终究会成为好的教员。在谈话中,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杨老师自己对教学方法的一个观点:无论教也好,编动作也好,这里面很有讲究的,对于学的对象也很有讲究的,因为要从生理上、心理上都要考虑到这些问题。杨老师对于她所教的学员中,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她们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接受程度,从而不仅教得好,而且受到学员们的爱戴和尊敬。也是因为这样,杨老师得到学员们的到处赞扬,杨浦时报的记者还专门过来先后采访了学员们和杨老师,最后为杨老师写了一篇名叫《夕阳斜照彩云飞》的文章,刊登在了2005年10月25日的杨浦时报上,那时的杨老师就已是“名人”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杨老师用自己不计报酬的努力付出最终换来了学员们对她的尊敬、爱戴,还有一份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深厚感情,这让杨老师感到很高兴,也觉得很值得。而通过杨老师的事情,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年龄不是借口,即使是老了,依然可以活得年轻。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50:11

回想援藏的岁月

不说不知道,原来杨老师曾在1974年到1976年7月到过西藏支援那里的文化建设。杨老师到现在依然还能很清晰地记得下发的是国务院39号文件,要求上海市高校组织一个支援西藏文化建设的队伍,任务就是为西藏建立一个大学,也就是现在的西藏大学。杨老师的家里当时小儿子上小学,大女儿上初中,而爱人也要上班,可以说家庭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是因为报名去西藏的人很少,杨老师想得更多的是如果大家都不去,那么支援西藏文化建设的目的怎么能够达成,于是她坚定地选择了到西藏去,幸而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虽说是报名的人少,但还是要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的,因为在西藏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所以必须要身体好的人才能够进藏的,而杨老师经过检查后证明身体很好,从而就光荣地成为了40名支援教师中的一名。

但杨老师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进藏之途居然是如此的艰辛和困难,因为受当时的条件限制,火车只能到甘肃省的柳园,剩下的路程都是坐汽车,白天赶路,晚上就在兵站里休息,而最痛苦的是白天坐车的时候很难受,晚上想睡觉的时候却因为缺氧而睡不好。一路上先是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然后又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为的就是让杨老师她们适应,就这样走走停停,居然总共用了15天!

真正到拉萨后,杨老师们在一个叫卡林的地方驻扎了下来,那里已经建好两排简陋的平房供给援藏的老师住宿,所以援藏生活就此拉开了。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门就看见有两个学生早早地等在杨老师的门口了,他们用藏语喊了一声老师,然后再用不流利的汉语说他们是来帮老师们提水的,杨老师她们当时就婉拒了,认为提水是小事情,根本不用学生帮忙,但是学生却铁定了心要帮老师提水,知道学生是一定要帮她们了的,只好答应一同随去。到了那里后,发觉那条河的水是会旋转的,感觉如果一不小心就会有被卷进去的危险,而其实河流并不是这样的,可能是刚到西藏因高原反应产生的幻觉,当时就明白了学生为什么非要帮老师提水的原因了,瞬时让杨老师们感动了,他们为老师们想得很周到,虽然语言上有一定的障碍,但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援藏老师的欢迎和关心。

真正教学开始后,对于教体育的杨老师来说语言上存在不便的问题并不大,因为教学的时候用肢体语言,学生就能领会意思和动作了,而且学生也很喜欢上体育课,这些都让杨老师感到很高兴。接下来,援藏老师们又到各个地方进行“开门办学”,也就是相当于到基层去做老师。杨老师到了一个非常落后的县里,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很苦,因此对杨老师他们来说生活条件非常差,但是为了能将教育进行下去,达到一个推广教育的作用,硬是坚持了下来。

杨老师说她有两件印象很深刻,也很感动的事情。第一件发生在她第一次去登山后下来的过程中,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对此杨老师是深有体会,那座山因为很陡直,所以杨老师害怕得不敢下去了,但学生们都很细心,看出了老师的害怕,从而先让自己下去,然后用脚顶着让老师有一个支撑点,就这样一步步地安全下山了。第二件是发生在一次路程中,有一段路因为阳光照射不到而结在上面的冰没有融化,如果走过去滑倒了就极有可能会掉到深渊里去,但是同去的学生都习惯了,一个个地走了过去,可杨老师因害怕不敢走,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也就在那时,学生看出了老师的害怕和苦恼,立即到旁边找来一些泥土和草铺在上面,然后分别在前后保护着杨老师过去了。杨老师谈到这两件事情的时候,话语中尽是感动和对那些学生的怀念之情,我虽然是听者,但是也能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浓浓的关心和爱,这也是杨老师做为一名援藏教师的自豪!

就这样,两年时间里,杨老师那支援藏队伍默默地将两年岁月奉献给了援藏教育事业,并与那里的学生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即将要走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抱着一个热水瓶过来,对着老师们一边哭一边说:没有什么东西,就给老师们送来一点吃的。热水瓶里面装的是已打碎的鸡蛋和酥油茶,那个学生还说道那是他妈妈生孩子的时候吃的,听完这话后,杨老师他们很是感动,他用本地里最好的补品来送给老师吃,可见他对老师们种下了多深的感情,虽然只是人生中短短的两年,但是心中的感情却是一辈子都存在了的!

走了,离开了那片曾经呆过两年的土地,但是那片土地以及那片土地的人民会永远记得有一批像杨老师一样的援藏教师!是他们给那片土地带来了知识的力量,从而开辟了一条引导他们走向美好明天的道路。

 

 

一辈子有多远,谁会知道?但是唯一能让我们把握的就是现在的每一天,不管我们现在是青年、中年,又或者是老年,其实都没有关系,就像杨老师一样,人到中年又怎么样?她依然能坚定地加入到援藏的队伍,为西藏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即使步入老年又怎么样?她依然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依然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依然能活得和年轻时没有什么分别,这就是心的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