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邬爱迪老师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46:55

采访邬爱迪老师

 余  玲  黎芳芳

我们提前到达会议室,邬老师已经在会议室里。一位慈祥、和蔼、安定的老人。等我们入座后,邬老师问道:“小余,你是哪里人啊?”“湖北武汉人”。他突然用湖北口音说道:“湖北啊,好地方~~我在那里呆过四年。十岁之后就到上海了。”亲切感一下拉近。

谈到邬老师,我们就不能回避一个话题。那就是邬老师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方面的才能,他用实际行动外加一生的时间去坚持,赢得了众人的高赞。在田径这方面,被称之为:“田坛的活字典”,无论谁想知道有关田径的事,人们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而他也乐于和大家分享。因此圈里的人就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关田径的事情不懂的就找上海体育学院的邬爱迪。”邬老师谦虚的说:“不敢当,一切只是兴趣爱好,就是单纯的喜欢做这件事情。”今年76周岁的邬老师说道。

邬老师从小就喜欢体育,读中学的时候经常去虹口足球场踢足球、打篮球。在玩的过程中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比邬老师年长一些,大家一起运动,互相学习,也会就体育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来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思考、解疑、学习进步的过程。看到中国一穷二白的现状都很难受,想干出一点事情。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报刊、书籍很少的。邬老师从老师,老前辈那里好不容易借到报纸、杂志看,虽然看到的都是解放前参加奥运会的信息,即使是这样,心里仍然很兴奋。看到1932年,刘长春一个人代表旧中国参加奥运会,心里就想要是再多一些这样为国争光的人多好啊。至今,大家都还在联系呢,坚持隔一段时间就聚一次,在这个圈子里面啊,他们都喊邬老师 “小弟弟”呢。

邬老师是1956年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本科学习的,那一届有400多人进入学校学习,当时的运动训练条件甚为艰苦,以至最后毕业时只有200多人。邬老师四年接触最多的是田径。那会训练的目的是:提高专项成绩,为今后的运动教学和科研做好基础工作。在校期间,邬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1956年,参加学校运动会,邬老师当时代表上海体育学院参加上海市运动会,报了三个项目,跨栏110米、跨栏200米、跳远;1957、1958年的大学生运动会,邬老师也有参加;上海体育学院的拳击比赛,老师参与其中,被打倒鼻青脸肿,但心中依然高兴,至少自己参与了整个过程,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曾代表上海参加全国体育比赛;代表上海大学生到西安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等。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邬老师进了上海体育学院集训队,由于当时的训练运动压力比较大,练哑铃过度,腰部受伤了,训练效果明显下降,邬老师被刷下来没有继续在集训队里训练。虽然没能在最后的大比赛中为学校争光,但是邬老师每一次参与运动的精神感动着我们,他对体育的热爱感染了我们。

邬老师大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1957年,邬老师最崇拜的日本跳远选手??作为日中友好来我们学校友好访问。??当时50多岁,个子一米六多一点,虽然个子小巧,但是运动成绩不错,拿到过冠军。邬老师想向他讨教一些问题。可那会有“反右派运动”,中日两国之间也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这次友好访问属于民间交流。如果和日本人交往,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私通敌人”的罪名。邬老师心里纠结了很久,一直压抑不止内心对体育的狂热喜爱,最后还是大胆的带着一本他30年代写的书去江湾体育场找他,就书里面不懂的问题向他请教、和他讨论,之后不久,他回国还给我们学校田径教研室寄了一本他当年最新写的书——《陆上竞技》。

因为运动技能优异,邬老师毕业之后留校任教。邬老师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让他更好的去发展自己的爱好。邬老师教过的学生,或者是校队的学生、教练,他们外出参加比赛时,会找邬老师要外界的信息同时把外面最新信息带回来给邬老师。那会的资料都是邬老师自己做的手抄本。1984年,赖伟文去洛杉矶参加比赛,邬老师对他说:你帮忙把哪一位运动员关注一下,田径这块有什么新的动向帮忙关注一下。赖伟文到洛杉矶之后,因为不会用电脑,就在志愿者那里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手抄一份带回国来给邬老师。还有文汇报的叶志明,从哥德堡空运了十斤重的体育信息,他说:“在别人眼里不起眼不重要的东西,在老邬这里就不好说了”。2012年的田联赛,博尔特用手拉扯了刘翔一下,当时就有记者半夜就此事打电话给邬老师询问观点,邬老师耐心的解说。

不管走到哪里,邬老师时刻把体育放在心里,会想着去收集有关体育方面的资料。有一次,波兰驻上海办事处搞一个展览,邬老师看见里面有一些关于体育的展览,清晰的列举出波兰的体育人物、项目成绩等,他和里面的负责人相谈甚欢。最后工作人员说:“等展览主办完了,把里面的照片给你,让你留个纪念。送给一个知体育、懂体育、爱体育的人,我们很高兴。”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47:09

由最开始听前辈的讲解,自己看报刊杂志积累知识,发展为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邬老师很细心,他在看报纸、看期刊、看杂志,但凡看到新颖的内容,或者有感触的信息,都会用红笔做标记,突出重点,以便下次翻阅的时候能一下子找出来。谈到这里,邬老师感慨道:现在的在校生对图书馆的报刊、杂志利用率太低了,学校可是花费很大一笔资金去搭建这个平台,反倒是外面的进修生很珍惜机会,把这些资料当宝用心学习。邬老师知道仅仅有“爱好”是不够的,还要“勤奋”来作伴才行。至今,每逢奥运会、田径世锦赛、全运会、亚运会,包括现在的上海田联赛,邬老师都会去关注,很多时候都想要去现场看比赛,实在去不了,就守在电视机面前,看直播,边看比赛边记录,没有记录完的,看重播再接着来记录。一般大型的体育比赛节目都是在凌晨一两点的时候播出的,而邬老师不怕时间晚,虽然现在已年过花甲,却依然坐在电视机前认真的观察着比赛动态。比赛之后,杂志和报纸都会刊登文章,邬老师从来不放过这些刊物,都是一一看过的。

邬老师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他也经常练笔,2003年上体院创刊的《国外体育之窗》主要突出“科学研究、学科动态、训练方法、教学参考”这个主旨。每一年发刊两期,每一期邬老师都投一篇文章。2003年1月发表的是《田径发展动态》;2012年1月发表的是《第14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述评》。2009年11月在《全体育》这本杂志上,邬老师写刘翔的《再破世界记录并非不可能》文中提到了博尔特、盖伊、布勃卡等人的运动受伤后在战辉煌的故事。在交流中,邬老师拿出了部分他多年收集整理的资料。看着这些已经泛黄的手抄本、还有刻腊纸、打印纸,我们心里甚为感动,如获珍宝般小心翼翼的打开这些资料。其中一本的封面写着“第十八届奥运会女子竞赛”下面注1965年。里面的内容有:女子田径积分表(男女团体总分表)里面包括女子五项全能、女子铅球、女子跳高、女子跳远、100米、200、400米、800米预决赛等详细情况。还有一本是“蒙特利尔奥运会田径赛成绩册”,1976年。里面详细记录了,运动员有哪些参赛项目、预决赛分组情况、队员来自哪个国家、项目成绩等等。这里面记录了当时的男子1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男子高栏110米、男子100米中栏、400米中栏、300米障碍、25公里竞走、4100接力、4400米接力、跳远、跳高、三级跳、铅球、铁饼、标枪、十项全能等项目的详细情况。女子运动员的参赛详情同上。还有一本外国资料,记录的是1980年奥运会相关运动员的详细情况。

这些关于运动员和赛程安排的信息之全面详细,打开本子一目了然。不要小看这些“细活”,在那个年代,每个国家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是很神秘的,不对外公布的。然而比赛又要面对这些选手。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有了这些基本信息。对于分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状态等有数据作证,方便进行科学研究。

邬老师说::“这个就是喜欢,但是我有度。每天坚持去做一些,并不当它是一种压力。反而是充实人生。”在人生的这场马拉松中,邬老师用他的坚毅,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参访结束后。我们留在会议室商量整理头绪,突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邬老师进来了,他说:“我想起来了,那个参加五届奥运会的运动员是波兰人,她1946年出生,以前叫‘基尔斯坦’后来改名叫‘谢文斯卡’。她196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跳远、200米项目,两个项目都是第二名;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上,100米获得第三名,200米获得第一名,是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哦;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200米取得第三名的成绩;1976年,加拿大蒙得利尔夏季奥运会上她是在400米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拿了个金牌;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年龄大了,加上受伤,400米半决赛中就退出比赛,她后来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不容易啊”。说完后,邬老师转身离去。这个小细节让我们甚为感动,看到一位老教师的执着、认真、严谨。让我们为这位老教师祝福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