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德、育人才 ——徐本力教授的故事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38:16

建言、立德、育人才

——徐本力教授的故事

 智者文

 徐本力,1939年7月生于云南昆明,浙江宁波人。1958年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五年制本科毕业。1981年调入上海体育学院,先后在我院田径系、函授部、恩体育理论教研室、体育社会学系和体育人文学院任职。1992年和2012年先后被聘为教授和二级教授,1998年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位委员会委员。

    徐本力教授有很宽泛的专业知识技能,曾先后开设了二十余门体育课程。1980年以来,徐本力教授先后承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部委级、局级校级以和境外科研项目共78项。编著出版了《运动训练学》、《体育控制论》、《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环境与健身运动》等21本专著、教材和34本合著,共900余万字,在各种学术期刊和报刊上发表了230篇学术论文和文章,参加了60余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宣读了80余篇学术论文,先后为全国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体育工作者以及广大社区群众,进行了250余次学术演讲和科学讲座。

    徐本力教授是我国知名的体育学者,先后兼任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会委员和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等40个学术职务。他还是上海市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先后担任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和第十届上海市政协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民盟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等39个社会职务。

    徐本力教授先后获得70余个科研奖和社会活动奖。1996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的传略和业绩曾被录入英国《世界卓有成就的人物》和美国《世界名人录》。

 

创编运动训练学

    1982~1983陈安槐院长交给徐本力一项任务,让他为全国青年篮球队教练员培训班和我院首期教练员大专班开设《运动训练学》课, 由于这是在我国体育院校中首次开设《运动训练学》课程,开我国体育院校之先河。他从《体育理论》中的“运动训练”章节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借此机会把《运动训练学》作为自己今后专业的主攻方向。他的想法得到了他的父亲老一辈教育家徐汝康教授的支持。又经陈院长同意,他开始了这项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整整一年多时间,他边教学边编写,完成了一套80万字的《运动训练学》教材, 供两个教练员班的教学使用。这本教材虽不是正式出版的,但却是我国第一本体系完整的《运动训练学》。

    经我院教教员大专班几位国家队教练员的推荐,1985年国家体委训练局经多次研究,最后决定正式邀请他赴京,为在京的国家集训队全体教练员做了4堂课的《三论与现代训练》讲学。近三小时的讲课,深受教练员的欢迎,不喜静坐的八十多位教练员竟鸦雀无声,无一人走动。课程结束后,训练局领导给予高度评价,《体育报》记者闻讯采访报道。

    1990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徐本力教授的第一本65万字的《运动训练学》专著,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而后他又于1999年主持编写了全国第一本体育院校函授《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2000年参加了全国体育院校全日制《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的编写。成为我国《运动训练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并以“控制型运动训练学”的特色,成为我国该学科独树一帜的学派。较多年来,我国体育界盛传“南徐(上海体育学院徐本力)、北田(北京体育学院田麦久)”两个训练学不同学派之说。对丰富和发展我国运动训练学这一新兴体育学科和我院《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助台湾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徐本力教授从1992年开始,先后培养了25名研究生(博士生20名,硕士生5名),其中包括9名港澳台博士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体育界的骨干和精英。

    多年来,他确立了“立体化训练控制理论方法”的全新体系,组织博士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十余年的系统研究,初步构建了《立体化训练控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十多年来,先后在跆拳道、羽毛球、射击、足球、游泳、武术散打、田径等7个项目的训练实践研究中取得成动。其中最突出的是台湾博士生蔡明志教授,他是台湾辅仁大学的教授,兼任两届奥运会台湾跆拳道队的总教练。蔡明志以“跆拳道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立体化训练调控模式之研究——以台湾跆拳道优秀运动员参加悉尼、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为例”为其博士论文选题,以台湾跆拳道优秀运动员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主要实验性研究过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战胜了韩国队和中国大陆队,获得了2金1银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博士论文制定的目标。帮助台湾实现了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他本人也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成为两岸在体育界合作双赢的典范。

 

与钱学森互赠著作

    徐本力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始将系统科学理论引入体育领域,并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我国第一次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他做了“对我国竞技体育整体结构模式的探讨”的学术报告,主持人破例给他整整45分钟的时间报告论文。从1985年开始,在《体育报》以“三论与现代体育”为总题,每周发表一篇专题文章,前后共连续发表了14篇系列文章,这在《体育报》的历史上是开创性的。确立了徐本力教授在体育界系统理论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

    应《现代体育科学丛书》编委会之约,于1988年由四川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编著的我国第一本《体育控制论》专著。并获得“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1990年全国体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6年经国家体委推荐,徐本力作为我国《体育控制论》这门新兴体育学科创始人之一,参加当年的“全国系统理论研讨会”。期间,他见到了我国系统理论的创始人钱学森同志。

    他的《体育控制论》出版后,赠送给钱学森,钱老回赠了他的《论人体科学》一书,在信中说:“徐本力教授, 2月25日来信及尊著《体育控制论》已由魏宏森教授转来,十分感谢!我建议你将此书一册送新到任的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同志。他是懂科学技术的,并有意发挥科技在体育事业中的作用。我想您的《体育控制论》除体育事业的组织管理部分外,实是人体科学的应用。因此奉上《论人体科学》一本,请指教。钱学森1989年3月29日”。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38:57

促领导树立正确“政绩观”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位记者的电话:“我从你最近提交的政协提案中,看到你有好几个提案都涉及党政领导‘政绩观’的问题。很想进一步听听你的想法……。”事后他感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就以《各级党政领导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题提交了一份提案。很快受到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协正、副主席和前市委正、副书记均做了亲笔批示。最后市委副书记王安顺批示:“请组织部阅研,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评体系,应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方面的教育。”该提案最终被评为十届市政协优秀提案。

    三届政协中,徐本力有近十个提案受到包括前市委、市府、市政协以及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市府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的亲笔批示。

 

助动车、自行车不能取消

    徐本力担任市政协常委的二十年中,提交了涉及十多个领域的二百余个提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与百姓的民生问题有关,被誉为“提案大王”。有近二十个提案被列为大会发言、12次专题会议口头发言。提案采纳率达80%左右。有8个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

    助动车和自行车是市民的主要便捷交通工具,20世纪90年代,市政府为了提升“上海市城市形象”,拟将其逐步淘汰,建成所谓国际化的“三无”城市(即无摩托车、无助动车和无自行车)。

    徐本力和部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一起,出于保护市民的交通选择权,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连续三年多不断地提出多项提案。他在第十届市政协提出的“关于构建上海市立体化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议”的系列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这是唯一一个以系列提案的方式评为优秀提案的提案。

    在一次市政协主席扩大会议上,市政府提出“要逐步淘汰助动车”,徐本力在会上立即提出这与市政府文件的“总量控制、平稳过渡、逐步替換”的精神不相符。韩正市长却说,“意思是一致的”,徐本力据理力争:“逐步替换是指必须用接近“零污染”的绿色燃气助动车逐步替換污染严重的燃油助动车,而逐步淘汰则是指彻底取消,不必用其它车种取代,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既然市政府已有明确文件,还是应以市政府正式文件的提法为准为好……”市政府几位领导在会上没再说什么。

    一次市政法委书记刘云耕对徐本力征求“上海是否有必要逐步淘汰自行车?”的意见时,徐本力回答:“自行车不仅是市民代步的便捷交通工具,而且也是市民的健身工具,在国外都在大力提倡和发展自行车,自行车已成为许多国家城市的免费或租赁的普通市民的公共交通工具,对自行车重要的是加强管理而不是取消!”刘云耕说:“你讲得有道理!”

 

“六心”民生委员

    一封投诉材料说,20位下岗员工将他们的遣散费凑集了20万元,希望通过销售纺织产品以维持生计。没想到这20万元在第一笔生意中就全部被骗了。为追回这20万元,这20位下岗职工几年来反复投诉均未成功。徐本力了解这些情况后,对20位下岗职工说:“请大家放心,无论碰到怎样的情况,我对此事一定会管到底!”。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总算有了突破,追回了11万元。使这20位被诈骗的下岗职工的生计出现了新的转机,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自力更生、尽快渡过难关,徐本力还与市劳动部门联系,让他们尽可能帮助这20位下岗职工解决他们下一步的工作和生计问题。事后这些群众向市政协赠送了一面锦旗,表达了他们市政协和徐本力本人的感谢。

    其实,类似的故事还很多:例如,他曾经过近4年的努力,为一名医患儿争得了40万元的医疗事故补偿款和每月500元的长期生活补贴费;他还帮助一对刚刚被杀害的江西知青的孩子,将户口及时地迁回到上海亲人家中;一对两地分居了17年之久的知青,女方的户口终于从东北迁回了上海,一家得以团聚;徐本力在他结束政协委员生涯后,他仍然继续坚持为一位孤寡老人,讨回了7万元房产争议的赔偿款。

    在他即将从政协退下来时,一位受他帮助的群众在寄来的感谢信中深情地说: “我衷心的祝愿您站好最后一班岗,圆满的完成党和人民托付您的重任!老百姓需要像您这样的委员!……”。

    多年来,他一直以“六心”(强烈的责任心、坚定的决心、高度的信心、坚持到底的耐心、十分的用心和充满对群众的爱心)民生委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被媒体誉为“‘六心’民生委员”。“上海市政协发展史回顾展”,专门有徐本力争做“六心” 民生委员的展板。

 

情系广大师生员工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体育学院等6所高校校园分别被马路横穿切割,不仅破坏了校园环境,更对师生员工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在校园马路上先后因车祸死伤了8人之多,其中有两位是我院的三八红旗手女教师和竞技体校校长。徐本力向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解决上海市6所高校被马路横穿校园危及师生安全的建议》的提案,经连续四年的努力,最终由市政府拨款300万元,打通了体院附近的国和路,并做出校园马路车辆限行管制的相应措施后,使问题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新民晚报》头版头条以“一份提了四年的委员提案,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导。

    类似的事还有不少。例如,有一次,他从市政协得知上海市即将实施“将物质分房改为货币分房”的信息及时通报了学校,学校加快做出统筹安排,使全校教职工及时赶上物质分房的“末班车”,以最大的优惠分到了产权房。

    还有一次他从一位委员处了解到60岁以上正高职称的教师根据政策可免交个人所得税。得知此信息后,他立即将相关文件转交学校,与此同时他又立即向市政协提交了一份提案,最终使我校所有符合文件规定的教授都停扣了个人所得税,并追回了历年多扣的钱款。

 

为老年人服务

    20世纪90年代末徐本力开始群众体育的研究。2000年受福建省体育局委托,他主持编写一套适合普通群众阅读和应用的科学健身科普读物《全民健身指导丛书·健身运动处方》。全书分8个分册,由福建鹭江出版社出版。此后,徐本力教授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老年人的科学健身”。

    2002年上海市老年大学开设了“老年人系列科学讲座”,体育部分请徐本力教授承担。按他们的要求,他编写和制作了《老年人科学健身》14讲系列讲座的教材和14集电视片,在上海市教育台和全国部分省市电视台播放了近十年之久,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和欢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非典”后,他曾应上海市科协的邀请,在上海市新建的市科技館做了一次“非典后话科学健身”的科学讲座,被主办单位评价为“……是我们这次组织的系列讲座中,听课群众最多,会场气氛最好,听课效果和听众反映最好的一场……。”在2010-2011年,徐本力教授又应邀在上海体育频道“运动与健康”栏目做了十余次科学健身专题节目。多年来,他还数十次深入到社区、街道为广大群众作科学健身、科学养生的科学讲座。还参加了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助教材中《老龄化社会的体育发展对策》和《城市环境与体育健身》的编写和主讲。为上海市群众体育,尤其是老年体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最近又完成了一本35万字的 《老年人科学健身与科学养生》教材的编著。

    徐本力教授已是73岁的高龄老人了,但是他为我国体育事业和广大社会所做的奉献并没有停止,他还在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余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