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王”今昔—— 吴玉昆教授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20:29

“杠王”今昔

—— 吴玉昆教授

邱伟昌

吴玉昆(1912-1995.5),江苏武进人,我国“四大杠王”之一。1931年苏州成烈体专读书,1934年进中央国术馆进修武术,1937年毕业于国立体育专科学校,1940-1943年重庆国立体专校助教,兼伪航空委员会特务旅体育教官,1943年任国立中央大学讲师,1949年改为南京大学,1950年任南京大学副教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南京军区及高级步兵学校体操教师,1952年任华东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主任,1953-1957年曾多次担任全国体操比赛副总裁判长和竞赛组组长,1955年借调担任国家男子体操队教练,国家级体操裁判并担任第一期全国体操教练员培训班教师。1956年加入民主同盟,1956年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1980年任上海体育学院教授,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第一届、第六届全国体操协会委员,上海市体操队总教练、教练,国家体操队首任教练。

              

艺惊四座 “杠王”遐迩体坛

   1943年,重庆夫子池体育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体育表演会,人们翘首以待的压台节目“多次换把的单杠正反回环接高飘空翻下”开始了。当时我国体育界能做单杠成套动作的为数极少,更不要说这套高难度动作了。这时吴玉昆出场了,只见他轻快地跃上单杠,在杠上自如地上下翻腾、回环,还不时脱手换把,犹如蛟龙出水,使人目不暇接。突然“腾”的一下,脱杠飞出,不等人们惊呼,吴玉昆已如飞燕归巢哪有稳稳地落在地上。当地报纸赞誉吴玉昆是“杠架上的皇帝。”从此“杠王”的美名不胫而走。有人还把吴玉昆和董承良、陈良琛、柏芝蔚等人,称之谓旧中国的“四大杠王”。

                

几经磨难   梅花香自苦寒来

吴玉昆通向“杠王”的道路并不平坦……。

吴玉昆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从小就迷上了体操运动。他经常带领一班小伙伴在打谷场上翻跟斗,学豁虎跳,到村外坟地的 墓碑上跳下作空翻练习。一次,一个小伙伴不慎将一只皮球踢上了屋顶。小玉昆二话不说,蹭地爬上房去,还居然顽皮地在屋脊上成功地做了个“头手道理”。到十一、二岁,他已能连续做侧手翻近百个。不久,他便因家贫辍学,来到上海浦东的已经棉花店当学徒。艰辛的生活并不能改变他献身国家体育事业的初衷,满地的棉花包反而成为他练习“竖蜻蜓”、“豁虎跳”的好场所。工余之睱,他用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参加了伤科名医魏指薪创办的“医武体育会”。他在直径约七、八厘米的中国木杠上,不知磨去了几层皮。1935年秋,经一位体育教员的介绍,他进入了南京国术馆学习深造。在那里,他从传统的中国武术那里受到了很多启益,使他的单杠技艺日臻完美,尽管有时要从哪些破旧不堪有咩有保护设备的杠上摔下来,甚至摔昏过去,却从不畏惧,终于练就了一身不同凡响的杠上功夫。

为了雪洗“东亚病夫”的耻辱,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他经常举办和参加体操表演,还期待有一日能到国际体坛上去一试身手。但是在旧中国,且不说体操运动的普及,就连全国性的正规比赛也从未举办过。报国无门,常使吴玉昆抱恨不已。

          

有教无类    桃李满天下

自从一九三七年毕业于国立体专以来,吴玉昆在体育教学园地里辛勤耕耘了整整五十年,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跟吴玉昆从师学习的不仅有学生、教员和体育工作者,还有著名演员和下层贫民。只要他们提出要求,他总是乐于施教,诲人不倦,而从不推辞。

有一次,一位卖面包的小贩慕名而来,恳求吴玉昆教他练体操,并表示教会一个动作,便以一个面包作为答谢。吴玉昆笑呵呵地答应了,手把手教会了他不少体操基本动作。面包呢,结果一个也没有要。全国解放后,吴玉昆还推荐他去某军事院校当上了体育教员。

1943年,著名演员舒绣文、郑君里、秦怡等人在重庆,想把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搬上话剧舞台,吴玉昆欣然应邀前去,教他们游泳、击剑、拳击,当了一个月的体育指导。

1978年夏天,著名京剧武旦齐淑芳想从体操项目中的火棒吸取养料,有所借鉴,使中国京剧的传统武功动作有所创新。火棒是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时开展较早的体育项目,现已很少有人知晓了。齐淑芳几经周折,竟找上门来求教。吴玉昆爽快答应了,还精心自编了好几套火棒操,一遍遍耐心辅导,直至她基本掌握为止。

         

夕阳无限好    人间重晚晴

1949年,全国解放了,新中国体育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年届不惑之年的吴玉昆重新焕发了运动青春。1951年,他应聘担任了华东军区体育轮训队的兼职指导。再一次结业典礼上,陈毅同志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吴玉昆带队以及个人所作的体操表演。陈毅同志高兴地对边上的同志说,练体操有助于提高军事素质。他勉励学员们苦练三个月,尽可能把吴先生的运动技术学到手。在集训队,吴玉昆亲手培养了王斌、孔繁富、蒋进富等新中国第一批体操运动的骨干。

1955年,为准备参加墨尔本奥运会,吴玉昆被调往北京,担任了国家体操集训队教练,并举办了全国体操教练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体育教练人才。他还编著了《单杠》、《双杠》、《花式跳水》等一批专业书籍。正当他继续为党为人们多作贡献的时候,一场政治风暴席卷而来,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在蹉跎岁月里,他没有气馁,相信党是会理解一个老体育工作者赤诚之心的。他埋头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活与锻炼的习惯。在62岁高龄时。他还能为学生在单杠上作成套的大回环动作示范。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吴玉昆遇上了“四喜临门”,一是纠正了所谓右派的错案,二是恢复了体操教研室主任职务,三是老爱人重新回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四是小儿子考上了大学。为了报答党的关怀和信任,老教授老当益壮,发奋工作。他自编了一本火棒操的讲义,培养了数名体操训练专业的研究生,还为国家体委有关部门提供了一批很少有人知晓的建国前南京、上海等地体操运动开展的史料。谈及今后打算时,老教授爽朗地表示,国外有一位年过九旬的体操运动员,而我今年才76岁,不算太老,还要为国家体操事业竭尽自己绵薄之力。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