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体育女博士张汇兰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06:44

中国第一个体育女博士张汇兰

 邱伟昌

她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早年也并无体育基础可言,却冲破封建桎梏的束缚,毅然选定体育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她一生遍播桃李,为了中华体育的腾飞,在体育教学园地里辛勤耕耘了68个春秋,步入九旬高龄之际,她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颁发的“体育荣誉奖”。

1987年6月4日,联合国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巴黎召开的全体成员国会议上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与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赞扬张汇兰教授一生对体育事业的奉献,特别是她对开创中国妇女现代体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时,会议大厅里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张汇兰”,这个中国现代体育开拓者的名字,从此载入了世界体育名人的史册。

 

没有借来的资格

在旧中国,一个女子要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是很不容易的。有的人凭借有权势的丈夫或家族作帮衬,也有的人攀附达官贵人作后台,张汇兰却选择了一条自强、自立的女性奋斗道路,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借来的资格。”

1898年1月,张汇兰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教员家庭里,她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这个瘦弱文静的女孩子有着旧式女子少有的胆略和勇气,她不顾母亲的反对和世俗的偏见,毅然跨入了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的大门,选择体育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1920年,她作为全校二名优秀毕业生之一,被选送去美国密尔斯大学体育系深造。3年后她被应召回国任教。从那时起,她就为近代女子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金陵女大,尽管张汇兰上的体育课备受学生们的欢迎,但因为没有大学毕业文凭,不能参加学校的教员会议,而一些同等情况的外籍教师却可以参加,工资收入也高。张汇兰受不了这种歧视,在女青年会帮助下,她于1925年再度赴美留学,一年后按期取得体育学士学位。1928年她来到南京中央大学任课。在国立大学里,她一心想为女子体育闯出一个新局面,连续六年担任学校女子体育部主任,没想到却受到官场权势的排挤。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奋斗。1934年她以自己的学识,被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聘任为体育教授。在那里,她一手创建了体育系,并担任了系主任。任体育系主任期间,她提倡从女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上好体育课,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她还购置了一台旧的留声机,亲自组织一些体质较差又不爱运动的学生随着轻快的乐曲,做些韵律体操和垫上运动,把全校的体育活动搞得虎虎生气。张汇兰时常在校内外组织一些各种类型的体育表演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看,借以宣传女子体育,扩大学校体育的影响。

然而在当时社会制度下,从事女子体育的常常会遭受更多的歧视和冷遇。中大体育系召开教员会议,从来不邀请女教师参加。对于女子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更无人问津。中央大学的运动场地设施方面,在当时的国立大学中堪称首屈一指,然而在人体解剖学等方面却教具奇缺,更谈不上实验设备了。1932年春,南京四处大兴土木,修建洋房。一天,张汇兰带了几名学生捡了几块无主骨块,带回学校作标本,没想到有人竟传出风言风语,说是盗人祖坟,要被判刑一年。张汇兰听了不禁无限悲愤和寒心,贪官污吏可以挖坟掘墓,横行霸道,而我们拿了几块被丢弃的碎骨做教具却差点坐牢,公理何在?

张汇兰从小在家里就有“改造博士”雅号之称,一件陈旧衣衫经她一改,穿在她身上整洁合体,面目全非,令人称羡不已,母亲与哥哥便送给她“改造博士”的头衔。1919年毕业于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之后,她就是以这种“改造博士”的爱国激情和远大抱负投身自己所钟情的事业的。然而,国运衰,体育衰。在旧中国,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个人不管怎么努力,也驱散不了腐朽社会制度笼罩在体育事业上的阴影。

 

创建运动解剖学体系

新中国的诞生,为无数志士仁人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天地。1949年10月中旬,张汇兰应邀到北京开会,筹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朱德等领导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使张汇兰心头燃起了希望之火。1952年我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华东体育学院(即上海体院前身)在上海建立,张汇兰出任首届教务长,参加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创建工作。当时,旧中国留下的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十分薄弱,为了全力筹建第一个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张汇兰毅然辞去了教务长的职务。

那时,教研室的全部“家底”就是张汇兰从金陵女大体育系带来的一副人体骨骼,连同书籍、教材和杂物还装不满两篮子。但张汇兰不向国家伸手,而是自己动手解决困难。当时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基本建设时期,上海四周常常有一些无主墓地要平整掉。一次,大场地区要处理一批无主遗骨,张汇兰闻讯后马上带上草包,自费坐车赶至现场。这位三次留美的“洋”博士不顾围观者的议论讥笑,像淘金子那样连捡带挖起来,在翻寻中意外地找到了一块完整的颈椎骨。回来后,她高兴地逢人便说,“我找到了一块无价之宝。”因为凭借这块骨头,可以向学生讲解头为什么能够转动的原理。不久,他们发扬这种“捡骨头”的创业精神,从苏州等地搞到了几百副人体散骨。张汇兰以她特有的精细工作方式和全部心血,在一副人体骨骼的基础上创建了我国第一座运动解剖楼,受到国内外学者、专家的交口赞誉。

长期以来,体育系科的教材都是沿用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创建具有体育特点的运动解剖学教材,是张汇兰多年的心愿。为了更新原有的知识,她56岁还一周四次,坚持外出进修学习。她带领技术骨干,自己动手,制作反映体育特点的人体关节标本和肌肉标本。从50年代后期开始,张汇兰就十分关注体育基础理论与其他应用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毅然地开设了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课程。她的学生、曾代表我国首次在重大国际学术报告会上获得“卓越成就奖”的金季春副教授联系自己成材之路,感慨地说,“当时有些人搞不懂一个人体解剖学研究生,怎么学起了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的课程,现在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决策。我后来的工作实践也说明,张先生向我指出的人体解剖学向生物力学发展的方向是何等重要,无论是环节受力分析法的理论,还是在国际生物力学报告会上发表的论文,都是这个发展方向的研究成果。”张汇兰另二名学生也在近年来国际学术会议上崭露头角。她所一手创办的上海体院运动解剖教研室至今还是全国体育院系中唯一的人体解剖学博士学位的授予单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上海体院召开的庆贺张汇兰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在体育运动方面作出杰出贡献荣誉奖章”和证书的大会上,老教授深情地表示,“我没有作多大贡献,我是代表我国体育界这个‘大团体’而去领奖的。作为体育战线上的一个老兵,我再次向诸位保证,在实现中华体育腾飞的征途上,我要继续做一名有力的啦啦队员!”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