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多知音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4:54:52

高风亮节多知音

——记首任党委书记范鸿恩

马如棠

新中国第一所高等体育学府——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之初,1952年12月16日,一位又黑又土的“大老粗”在一位身背驳壳枪,肩挑着简单行装的勤务员护送下,悄然走进新生体院唯一的一幢三层楼房——树人堂,走马上任,他就是刚奉命从安徽某部调来我院担任副院长兼党组织负责任的范鸿恩同志,时年37岁。从那时起直至1985年离休,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为上海体育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鸿恩同志生于1915年,河北省无氏县人。1936年7月从河北邢台师范学习哦啊毕业后在当地某初级中学执教一年多,于1938年1月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期间,在八路军129师385旅19团任文化教员、政治教员、指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并曾于1939年至1941年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期间,在皖北军区某团任副政委、政治部主任;解放初期在安徽行政干校担任党政领导工作。范鸿恩同志长达30年在我院担任党委书记。就我所见所知,值得记载和弘扬的事迹很多,先择要记述如下。

 

广交朋友,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

    建院初期,集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校体育系科师生于一院,精英荟萃,人才济济,聚集了沪、宁两地的体育专家教授,其中6人为留学欧美,2人获博士学位,4人获硕士学位。如吴蕴瑞、金兆钧、张汇兰、吴邦伟等教授都是全国知名的体育教育家,对办学和培养体育人才经验丰富,并各有主见。范鸿恩同志虽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教学经历,但对办学,尤其是办高等体育学府这样的全新事业,既无经验,也无现成模式可资借鉴。他深切意识到要办好体院,首先要尊重人才,依靠专家教授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此,他和这些专家教授广交朋友,登门拜访,促膝谈心,听取意见,彼此真诚期待,做到无所顾忌,知无不言,体现出党群之间、领导与专家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范鸿恩同吴邦伟、金兆钧、徐汝康、张汇兰肝胆相照的良好氛围。而在人事安排上,则尊重院长吴蕴瑞的提议,请一些知名人士分别担任学院各重要岗位的领导工作,如张汇兰教授任教务长、金兆均教授任体育系主任、吴澂教授人体育专修科主任兼二部主任、吴邦伟教授任综合教研室主任兼体育干部训练班主任等。并鼓励他们多开课,上好课,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党的教育和范鸿恩同志的帮助下,当时一些专家教授统一思想,消除隔阂,加强团结,摒弃前嫌,为摸索一条社会主义办学道路而共同努力。

    建校初期的教学改革中心是:学习苏联经验,逐步建立新的教学体制和教学秩序。范鸿恩同志在实践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大家正确对待国内外先进经验,并与新生体院的实际结合,再组织专家认真总结自己自己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我院第一份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方面,也从实际出发,以求实精神进行探索,使学校很快建立起新的教学秩序,稳健而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巩固和完善。

    建校初始阶段,在团结教育知识分子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方面,范鸿恩同志和党组织的一班人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亲自教育、培养和介绍了几位思想进步、表现积极、符合党员标准的专家教授如章钜林、徐汝康(学院正副教务长)入党,扩大了党在知识分子中的影响,为办好体院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突出重点,着力建设师资队伍

    建校初期,范鸿恩同志就意识到要办好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着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基于这种认识,就在三校合并原有教师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引进了一批名师、名教练,如田福海、李震中(篮球)、蔡龙云(武术)、赵釜生(生理)、林建英(生物力学)等。为了适应国家建设急需大批专门人才和学校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又从本院历届毕业生中选留了一批优秀生,充实师资队伍,其中从1953年首届为数不多的毕业生中就选留了八名,他们后来大多晋升为教授,有的还走上了学院的领导岗位。1956年、1960年又选留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从1954年起还从青年教师和本、专科学生中选拔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俄语培训,派往前苏联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体育学院就读深造。与此同时,还选送了一批青年教师报考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由苏联专家执教的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田径、体操、足球和游泳等专业的研究生班,先后共有20多名青年教师成为新中国首批由苏联专家培养的研究生。紧接着,经国家体委批准,我院也创办了由苏联专家执教的体育理论、篮球和排球研究生班。大批研究生学成返校任教,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批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后来大多成为各学科的骨干。而从苏联留学归来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有的支援西安和成都体院,如周成之、叶培基,后来成为这些学院的领导;回到母校的也都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如韦俊文、黄瑞馨(运动生理学教授),经玉峰支援上海市体委成为市田径队总教练。这个时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为我院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5:03:20

重视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学生成材

    范鸿恩同志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长期来,他一贯主张技术课教学要以小班(20~30人)形式上课,实行双教师执教的制度,确保学生有充裕的练习时间,熟练地掌握技术。并要求有条件的青年教师兼任班主任或辅导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既教书又育人,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当时许多党员教师都成为进步青年的入党介绍人。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掌握“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教材),如解剖学、生理学、体育理论等重要的基础课程都安排充裕的教学时数,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安排相当多的实验和实习活动,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技术课如田径、体操、篮球等主要运动项目所安排的教学时数也足以掌握这些项目的基本技术。而且,广大教师都能积极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辅导,坚持出早操。所以,长期以来,我院毕业生的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能讲解,而且示范动作也比较正确规范,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全国兄弟体院也都公认我院教学工作规范,要求严格,质量保证。

    范鸿恩同志重视教学训练,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且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看课,知道实际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带领几位教师和干部长期在田径教研室蹲点,和教师共商教改大计。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教学改革上,在田径教学现场随处可以见到他和任课教师共同切磋在技术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多练”,以更少的教学时数让学生掌握好基本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他经常亲自检查任课教师的教案,实地看课、参加课后评议、听取师生意见,并指导教研室总结改革经验,推动全院教学工作。那段时间,领导和师生间的融洽气氛,至今还常浮现在眼前,引起我们的美好回忆。

范鸿恩同志还认为体院不同于一般高校,应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运动人才,在全市重大竞赛活动中,主要运动项目的成绩都应该盛出其他高校一筹,不然怎么称得上体院呢!由于领导重视、措施落实,所以建院初期在上海市高校各项运动竞赛中,学院均名列前茅。及至1958年,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庆祝建国10周年举办的第一届全运会,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改革了办学体制,在大干快上的氛围中加强了运动训练,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冠军和运动健将。在1959年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我院学生共获得了7项冠军、3项亚军、16项第三名。特别是田径比赛项目中含金量提高的男子十项全能,由我院60届学生齐德昌夺冠,为学院和上海市争得了荣誉,一时间名扬全国。

    在加强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范鸿恩同志也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高等学府,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教学训练工作上,同时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师生的科研能力,并提出要把教学、训练和科研相结合。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当时却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同时还抽调了一批优秀师生筹建了体院科学研究所(后改为上海体育研究所)。

    与此同时,全院还开展了群众性的教具革新活动,广大师生献计献策,一起动手,研制了许多新的教具,如体操高难度动作保护器、跳马裁判自动显示仪、撑杆跳高玻璃纤维杆、俯卧式跳高过杆动作滚动练习架、跳远起跳力量测定仪等。这些措施对提高教学训练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加强党的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加强党的建设是确保对学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建校初期在范鸿恩同志主持制定的党建工作计划中,就提出要贯彻积极慎重的方针,执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思想水平,组织对党员尤其是候補党员(现预备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范鸿恩同志一贯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他认为要教育师生员工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党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现共青团)、学生会、教育工会都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外,则在党组织领导下深入班级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范鸿恩同志还主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党建工作,一方面建立党课教育制度,对新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际工作加以培养锻炼和考察,经过严密的程序,吸收条件成熟的优秀分子入党。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随着学院规模的发展,党员人数从建校时的11名,占全院教职员工的12.5%,到1959年、1982年已发展到123名、207名,分别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28.7%和30.0%,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石。

 

以身作则,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建校初期,新中国还处在万废待兴的国民经济恢复阶段,教育经费有限,办学条件简陋,在以范鸿恩同志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干部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精神,全院师生员工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缺少用房,便“综合利用”当时仅有的一幢楼房(树人堂),使之成为一楼教室、二楼办公、三楼学生宿舍的“三合一”用房;没有运动场地,师生们通过劳动修建了田径场、简易风雨操场;1953年因校舍拥挤而增设体院二部(现上海戏剧学院)时,同样通过师生劳动创造和改善办学条件;1956年刚搬到现在的校址时,只有绿瓦大楼和恒仁路200号学生宿舍,周围遍布土丘沟壑,到处坑坑洼洼。经过师生们艰苦劳动,平土地,填沟壑,除杂草,拣乱石,种花木,建场地,才逐渐出现一片片整齐、标准、布局合理的运动场和令人舒坦的校园环境。当时建造的田径房、球类房、体操房和重竞技房等,花钱少,简易实用,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深受广泛赞誉。

    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贯穿在范鸿恩同志任职期间的全过程,贯穿在谋求事业发展的一切活动之中。凡事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把有限的办学经费尽量用在购置教学用品和仪器设备方面,首先保证教学需要,行政经费则尽量节约。直至上世纪50年代末,在他和院长的联合办公室内,连一套像样的沙发都没有,全院仅有的一台陈旧的老式台扇还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从南大体育系调拨过来的。现在时代不同了,国家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条件大大地改善了,但是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范鸿恩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始终保持革命本色。直至2000年9月逝世,一辈子生活在我院最早建造的教职工宿舍里,室内摆设简陋。学校曾想为他改善一下住房条件,搬到新建的教工宿舍,也被他婉言谢绝,处处体现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不愧为人楷模,深受广大师生的尊敬、称颂和怀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