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最早编写田径教学大纲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3:43:06

我院最早编写田径教学大纲

      ——王文杰副教授口述

田径作为术科,后来是一个大项。“跑、跳、投”。田径在上海体育学院是一个比较大比较重要的项目。开始时教师不多,包括教授、讲师、助教,加起来不足十余人。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到40多教师。跑、跳、投,分下来项目比较多。我就是搞投掷的。

教研组的建立,首先要有一个带头人。带头人非常关键。我们田径的带头人是刘天锡老师。刘天锡老师1943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体育系,留校任教。1947年,刘天锡赴美国留学,就读于美国依阿华大学研究生院,并于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急需大量专门人才。1952年3月,刘天锡出于改变中国体育落后面貌的强烈心愿,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拒绝了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各种阻挠和诱惑,怀着一颗忠诚祖国体育事业的赤子之心,毅然地返回祖国大陆,回到他阔别多年的母校—中央大学体育系(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南京大学体育系)。1952年秋,刘天锡教授随着南京大学体育系的合并,来到了华东体育学院。

 

在国外学习期间,他的体操、篮球技能很全面。他教学严谨,做得不对的地方,会善意的批评指正。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书籍是很少的。他一回来就写了《最新田径运动》。不久,又翻译了《篮球的教学与指导》书,又翻译了苏联的一本运动书。他个人也有许多著作。在知识面和为人的修养方面,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赞扬。他最大的特点:“身教胜于言教”。用行动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他在田径里面当过系主任,当过科研处的处长。

1955年,教研组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制作田径教学大纲,我们教研室有一整套的执行步骤,比较规范化。包括教育计划、教育进度、教学日历、教师的教案。当时当教师很规范的。因为这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大纲、日历等,做教师能很快的投入工作,一点都不吃力。比如:田径这一学期上三个项目,一个铅球、一个短跑、一个跳远。铅球里面第一堂课任务是什么,主要使用什么手段,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都要写出了。最后的执行效果一栏,等上完课了再写。根据这个教学日历,再写教案,即课时计划,就容易多了。那时两个老师教一个班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一个班不超过25人。两个老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配合起来上课很轻松的。上完课以后都有自己的小结。个人心得不仅写给自己看,还要拿出去检查的。刘教授说过,这个教学计划需要面对学生的,做到学生拿到你写的教案就可以直接去上课,这样才算完美!田径教学大纲是我院最早开始的,国家体委还把这个编入了通用教学大纲,全国各个体育系都借鉴引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教研室很关心教师,对青年教师更加关心。刘教授不但要求青年教师要有过硬的技术,在思想上也要有所提高。要求教师有一个宏观规划。写出来并贴在墙上接受检查,要讲究“时效性” 做到言出必行。同时,因为有了宏观规划,做年终总结的时候就轻松很多。

刘教授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他亲自去挑教材,坚持每星期两节课,在绿瓦大楼亲自给大家上课。让大家受益匪浅。

老教授还要求老师要经常锻炼。例如:打篮球。他说,保持好的体能,有好的身体素能,才能做出规范、完美的示范动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另外,由于坚持锻炼,学校每年的篮球比赛,田径教研室总能取得好成绩。

尤其是:刘教授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每学期引导教研室对技术课教法进行研究、讨论,要求教师都要参加。探讨的形式是:指定一位老师讲课,其余教师充当学生。就田径、铁饼或者跳高等内容讲课。开始之前他会告诉你要怎么去做这个演示课,到时间带领大家上课,准备活动,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弄完以后,大家一起讨论在哪些方面弄需要改进提高。这个活动的举行,对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很大。

他引导教师学会科研第一年,他亲自给教师讲“如何做好田径科学研究”,讲完以后。教师写读书报告。第二年就有提高,有研究针对性地用数据验证,有论文方面的心得体验,一步步地带领我们往前走。开始几个人合作做一个课题。当时的学术风气很浓厚。

老教授还提出“三同”方案。即我们教师和学生“同住、同吃、同学习”。这样做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方便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困难,学生有不懂得第一时间能得到帮助。在当时这样做让学生们感到温暖。

总之,老教授在教学、管理、科研、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手把手的引领我们。要求我们以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对学生,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王老师回忆道:那会学生毕业考试考田径十项,两天之内弄完。有一个由三人组成的“技评小组”既要看成绩,还要看技术水平。“技评“即对动作的整齐性、规范性等等都有要求。

本着“注重人才、培养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宗旨。这样一位平易近人,不端教授架子的老教授对一个教研室,一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有这么一位领军人物,加上科研成果的发表,使上海体育学院田径系在全国六所体育院校中,很有影响力。甚至日本田径队的教练员都是慕名而来采访的。谈到这里,王老师无不动情的说:“田径教研室很温暖,像一个大家庭。田径教研室是一个很务实奋进的团队。”

讲起来啊,刘天锡教授在学体育之前学过土木,在建筑方面很有才能。我们学校的田径场400米跑道,教学用的沙坑等都是亲自设计的教学场地。我们1956年刚过来时,这边很荒凉,四处都是壕沟。一眼望见黄浦江的,这样的状况。那会有一个田径草棚,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一到下雨就给老师愁得慌,这么多人上课不好安排,就四处想办法给学生机会锻炼,不能端误大家的青春啊。要让学生学到本领。现在的环境是当时田径人向往的事情,好羡慕啊!我们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啊。造这么漂亮的室内房子,功能设备齐全。现在的年轻人再不好好锻炼,真对不起这么好的条件啊!

学校要利用好这个资源,把田径这个学科组织起来,走出去,学校还有一拨做事情的人。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又要开拓创新,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在这里回忆过去的优点,现在要借鉴以前的优点来搞发展。在领军人物的基础,怎么样培养田径人才,把握田径的发展趋向,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田径应该怎么去走,为了体育事业,更好的培养体育人才。用最短的时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去学习。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把田径恢复起来,恢复到应有的水平。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