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中山公园的清远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此碑蕴含着清远各级党组织曲折斗争的历史和清远儿女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意义重大。从大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清远革命战士,他们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将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清远。
1958年,清远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革命烈士,在中山公园内建成清远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东北向西南,分凭吊场和基座二层,台基正中屹立纪念碑,上书“革命烈土永垂不朽”。碑座呈立方柱,前面镶嵌“清远县革命烈土纪念碑序”。每次走过革命烈士纪念碑,都会走近细读上面的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色的大字,瞬间让人肃然起敬。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大家来这里扫墓。除了学校统一准备的花圈之外,同学们还会将亲手制作的小白花,送到烈士碑前。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太平镇已在秦皇山山心村修缮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秦皇山根据地纪念碑周边配套,并建成开放了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了近4万名群众前去参观学习,俨然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高埗人民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在战斗中有40多名高埗籍游击队员光荣牺牲。其中有1949年6月截击刘发如匪部电船时牺牲的游击队排长陈植槐(凌屋村人),1945年1月在解放高埗的战斗中牺牲的低涌民兵大队长黄沛南、副大队长熊金枝等。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湛江市寸金桥公园内西面后山,陵园景区面积60多亩,于1992年建成开放。2002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湛江市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碑建筑保护单位。革命烈士陵园由寸金桥公园负责管理,现有一支13人的维护队,对该景区进行日常绿化、保洁管理工作。开放以来,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和游览热点每年清明节期间,成千上万的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团体前来开展祭奠英烈活动、缅怀革命英烈的崇高品德和光辉业绩。数以千计的解放军官兵、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在这里举行誓师、入党、入团、入队等宣誓仪式。特别是湛江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团体每年清明节都在这里举行大型的祭奠活动大会,继承先烈遗志,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据统计,每年来开展祭奠活动和游览瞻仰的人达数万人次。
揭阳孔庙自南宋绍兴十年孙乙辟建榕城为县治之都择址兴建,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对揭阳以至岭东地区的人文景观都起着很大的影响。孔庙周围如今已发展成了繁华的商业区,但一进棂星门,心灵马上宁静下来,环绕孔庙的斑驳古老的围墙都是风雨沧桑的沉淀,让人感受历史的厚重。这种气氛让人不得不神情凝重起来,惟恐亵渎了一代先师!
“中国第一红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司门口,浩浩长江的南岸,巍巍大桥的脚下,从中华路到红巷不足千米的距离,依次分布着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居、陈潭秋烈士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青砖灰瓦,石板铺地,街旁大树参天,竹影摇曳,看上去只是一条武昌老城区的寻常巷陌,却与共和国历史紧密相连,成为多少爱国人士心中的圣地,前来观看者络绎不绝。红色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根源于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不倦向往,根源于人们血脉中澎湃不息的革命豪情。
*同志旧居是*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的地方,于1967年按原貌重建并对外开放,收藏着一只生锈的铁箱和一台漆面斑驳的座钟等珍贵历史文物。*同志旧居见证了*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持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中共五大等重要历史活动,也见证了*与夫人杨开慧,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的最后一段团聚一起的温馨生活。
中共五大会址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7幢砖木结构的建筑呈“回”字型排列,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见证了*、陈潭秋的早期革命活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大革命陷入低谷。面对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果断的行动,才能挽救革命。中共五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陈潭秋、李立三等82人,代表当时全国五万七千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国第一红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历程,为人民谋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革命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有志之士砥砺前行。沧桑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寻找到了正确的历史发展道路。1945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杨家岭向*请教如何才能避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时,*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江河万古流。一个真正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永远会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
惠来县葵潭镇圆墩村老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60年,是为纪念在大南山革命斗争中二牺牲的黄陈娘等96名革命烈士而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谨记革命先烈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要常念爱国之情,常怀报国之志,常练兴国之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雷州市烈士陵园位于雷城西上坡。于1961年创建,占地面积2.l万平方米。主体为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64名革命烈士遗体之墓。墓前有高大的纪念碑,碑额"烈士纪念碑"五字为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所题。碑座镶以大理石,园内有烈士纪念馆,陈列烈土的革命史迹。
*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属于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6月27日*在门额匾上题字“*同志故居”。1997年7月,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伟大领袖毛主席出生的地方,在此可以参观毛主席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居住过的卧室、书房等。 *故居是一幢土木结构的农舍,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家,西边5间茅草房为邻居家。 如今的堂屋大门上,端挂着*同志1983年题写的“*同志故居”贴金木匾。 1964年在距故居1公里外新建了旧居陈列馆,后改名为韶山*同志纪念馆,陈列*部分文物和照片。
冼太夫人故里位于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
冼夫人(公元512年农历11月24日—公元602年农历1月18日)。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奉为“岭南圣母”。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一生身历三朝,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她的英雄形象一直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被陈朝、隋皇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后来,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别追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2月,*主席视察广东,盛赞冼太夫人的历史功绩,赞她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黄江梅塘烈士公园位于黄江镇田心村元岗,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黄猄坑战斗、梅塘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一座小型园林式墓园。
丰碑巍然,寄托着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无限追思。在苍松翠柏的环绕下,革命烈士陵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昔日的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场已不在,每逢清明节、重阳节以及9月30日前后,黄江镇各企事业单位、各中小学校、社会团体等都会自发来到梅塘烈士公园,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冼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 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 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陈列的是江山军民成功营救美军飞行员的事迹。在中国红色革命的故事里重温历史,漫步千年古道,感激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
陈郁,原名陈旭贵,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香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副主席并参与组织省港大罢工,1927年任中华全国海员工会主席、党团书记并参与广州起义,1929年当选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31年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1948年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燃料工业部部长、煤炭部部长、广东省委书记兼广东省省长、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三书记兼广东省省长等职。陈郁故居位于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山村西巷234号,1984年9月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7月第三次修缮后重新向社会开放。该故居基础设施完善,展陈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中反映了陈郁同志的生平事迹。
1927年,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八一”南昌起义后,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于当年9月24日进入潮汕地区,经历了激烈残酷的揭阳玉湖汾水之战。
10月2日至3日,中共前敌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等“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机关和中共中央、广东省委部分领导人及南昌起义主要军事指挥员在普宁流沙会合。
10月3日,由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主持,在普宁流沙原基督教堂侧厅召开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张国焘、谭平山、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等。
会议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总结南昌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作出了革命委员会去掉国民党头衔,打出苏维埃的旗帜,把武装斗争与*结合起来,武装人员撤往海陆丰与当地武装联合,领导人员撤离战区转香港、上海另行分配工作等重大决策。
会议在军事方面研究了部队行动的路线和计划,并对护送领导同志撤离战区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这次军事决策会议,使普宁八一纪念馆成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伟大转折的策源地。
中国共产党走过近百年艰苦奋斗的岁月,重温党史,峥嵘岁月历历在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在历史遗迹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次,不妨让我们再一次踏上红色之旅,回看历史,体悟那份初心!
坐落在岗地湖畔,纪念性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点缀以碑亭桥榭,在遍地红花的坡地中交织着石道幽径,整个陵园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错落有致。每当清晨,红日从墓后冉冉升起时,霞光流溢,绿草闪动着金色的光芒,似乎烈士的英魂正保护着这片大地,1963年和1986年两次均以“红陵旭日”入选“羊城八景”,1997年入选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