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暨学习《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网络专题课程有感

用户头像
来自东莞城市学院-焦长泉发布于:2025-02-19 18:24:29

学习《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网络专题课程有感——焦长泉

作为刚入职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老师,我深知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寒假期间在易班app上,认真学习了相关网络视频课程,并且在学习《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该课程时感触颇深,现与同事朋友们分享一下个人感悟,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去年以来,学校正式实施打造PDB-cheps新型社区育人平台,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实践,致力于将党的工作重心向下延伸,深入学生社区,真正把党建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具体而言,包括升级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为学生社区党总支,将校训学风与学生社区建设有机结合,组建“厚德”“务实”“知行”“笃学”“敏行”“自信”六个功能型党支部,并且在学生社区设置了专职辅导员。

而我作为专职社区辅导员的一员,如今主要负责分管的是务实社区的工作,并且在城建与智造学院分管两个班。务实社区在学3、学5两大片宿舍区域,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面对着4600多位学生。

我们社区辅导员办公室在社区,住在学生宿舍,可以说,我们是除了学生的舍友,平时离学生最近的一群老师。

在一个学期的工作中,直接处理面对了社区学生突发的各种紧急事件,我也深切体会到这项工作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工作边界,主动融入学生生活场景,真正实现服务育人"零距离"。

以下结合工作实际谈三点课程的学习体会:

一、线下空间的全域渗透。
《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个课程里面专家说,学生现在主要在互联网上,我们辅导员要重视网络思政,积极在互联网上开展相关的育人工作,等等等等。诚然,他说的没错,但是我却不完全认同。

我始终认为,"物理空间的在场即是情感联结的起点"。就论“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而言,我们更应该在线下,在学生社区,在学生身边开着学生工作。学生社区才是育人的最后一公里路,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一天24小时,学生在教学楼上完课后,剩余的绝大多数时间,其实是在教学楼之外的地方。教学楼、社区宿舍、饭堂,其中社区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家园,极其关键的阵地。

上个学期,我和社区书记许峰泓,以及务实社区的楼层长、先锋志愿者,每周至少开展2次社区巡查、检查,到学生宿舍里面与同学们谈心谈话,了解以及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和需求。我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二、线上阵地的即时响应。
针对学生"24小时在线"的特点,我们各个社区已经逐渐形成了“楼长-层长-宿舍长”,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建立了覆盖社区各个宿舍的宿舍长群、楼层长群。务实社区实行"15分钟响应机制",有事立刻响应,立马行动,立马解决。我也不怕被同学们“打扰”,能为同学们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成为同学们成长成才路上的一员,也能让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三、特殊群体的精准伴随。
面对社区内少数民族、退伍复学同学、经济困难、心理异动等特殊学生,我们根据社区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定期走访,并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爱。

作为学校社区辅导员,我将持续优化工作方法,践行坚持“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更加真切的融入到同学们中去,将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成为他们成长路上可信赖的同行者!

点赞 (1)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