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OC/CC7938/20250812
机构:东北电力大学
老师:李宛桐
报名人数:41人
点赞人数:2人
本课程以《头脑特工队2》角色为切入点,聚焦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通过“拆穿情绪谎言—情绪ABC理论—行动指南”三大模块,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管理情绪。
YOOC/CC3930/20210701
机构:宝鸡文理学院
老师:张文婧、王耀兰、刘瑞、张景瑞
报名人数:1944人
点赞人数:41人
百年历史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委学工部推出”党史故事我来讲”栏目 ,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实干实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YOOC/CC4915/20220718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王杰
报名人数:8人
点赞人数:2人
本作品从2020年初爆发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切入并贯穿全过程。分析当人类面对诸多的全球性挑战和危机,应该怎么办?帮助大学生在疫情中更深刻的领悟“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中国答案——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同行,共克时艰。在拓展国际视野过程中,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
YOOC/CC6621/20240621
机构: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郑观莲
报名人数:13人
点赞人数:3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等中的廉洁主题金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经典等,以微视频形式录制“一校一金句”网络微课,树牢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廉洁价值观,推动以廉修德、以廉促教、以廉进学入脑入心入行。
YOOC/CC6145/20231008
机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刘思雅、谭冠晖、司阳、邹毅、邓君焕、邓卫、...
报名人数:1639人
点赞人数:313人
本课程以红色歌曲串党史,以红色故事传信仰,围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发展、奔复兴的历史进程,遴选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的红色歌曲,以专题教学的方式教授学生唱红歌,并重点讲述红歌背后的红色故事,教学内容突出红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党领导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艰辛历程,总结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知党史、感党恩,从而更加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YOOC/CC7395/20250228
机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曾永斌
报名人数:4人
点赞人数:1人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YOOC/CC5962/20230815
机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黎日玲
报名人数:12039人
点赞人数:996人
课程是从国家总体安全观当中的选择文化安全进行讲解。授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一、以史为镜、砥砺奋进;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三、唯有自信、才能自强。以传统部分优秀文化日渐消亡以及前苏联的解体引入,让人认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以美帝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带来的文化侵蚀需要在文化领域坚持斗争精神。并通过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繁荣昌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YOOC/CC2295/20200528
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老师:邓军教授、贺祖斌教授、林春逸教授、汤志华教...
报名人数:14374人
点赞人数:588人
在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校党委宣传部精心推出“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特邀邓军书记、贺祖斌校长、林春逸副校长、汤志华常务副部长/院长分别从坚定理想信念、办学治校理念、培养青年学子、传播马列主义等四个方面讲述,与我们一起重温杨东莼先生为我校奠定的优良传统,传承杨东莼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力量。
YOOC/CC7406/20250304
机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蒙韬
报名人数:294人
点赞人数:22人
今天我们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主题是《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内容条款的有关注意事项》。课程一共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劳动合同的订立以及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包括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的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劳动合同法》跟我们以后大三的实习、工作有直接关系,学习《劳动合同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好的履行劳动者义务和依法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教会大家如何合法进行维权。
YOOC/CC6681/20240703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董蓓、杨晨晨、李树雨
报名人数:65人
点赞人数:3人
当人们遇到压力时,吃点甜食从生理和心理上确实会让人感到片刻的放松,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热量的摄入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饿了,而是为了缓解情绪。但是如果放任这样的情绪和行为的蔓延,会是我们产生一种失控感,比如:明明不饿却还是想吃点东西,感到内疚自责,为了缓解负面情绪继续吃点东西,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说吃东西解愁是一种逃避,那更加有效的应对情绪的方式就是直面问题。
关注优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