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就是要勤快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4:50:39

后勤服务就是要勤快

——原行政科长朱永兴、膳食科长樊法新口述

樊法新:我是从中华工商专科学校调来的,1952年9月我们一行二十多人集体来到体院报到,当时还叫华东体育学院。我们主要是在后勤部门工作,后勤部门的人很少,大概也就二十多人,分成四个组——事务组、永利组、财务组、场地组。

朱永兴:我也是1952年9月份来到体院的,比老樊迟几天。我是从圣约翰大学调过来的,当时一起过来的还有六七个人。我们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我们的学校是合并的学校。建院开始,因为人员有限,后勤分工也没有那么明确,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去打扫教室,烧老虎灶(供应开水)等。那时候教工和学生在一个食堂吃饭,8个人一组,饭是足够的,米饭、粥什么的都是自己取的,不定量。

学校刚建起来的时候,软件还可以,硬件设备太少,就一个体育馆,篮球场、体操等都挤在那个面积不大的体育馆里面,还有一个小的游泳池,田径馆都没有,到了1953年的时候,才见了一个简易的田径场。再后来弄了一个简易的篮球场和简易的体操房,场地实在没有什么东西,的确是很艰苦。

学校刚成立时,整个学校也才八十几个人,当时学校住宿办公在一个楼里面,这个楼面也不是很大,三楼是学生、职工宿舍,二楼是党政办公室,下面是教室和总务组办公室。后来华东师范大学搬走后,有一个叫“西门塘”的地方给我们,我们的学生才逐步搬进去。所以,那时候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后勤为教学服务的工作一定要想尽办法服务好。这个指导思想一定要有的,当时包括烧饭,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这都是我们后勤的工作,因为人少,不分工而更要做好。

跟过去比起来,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那时候我们的硬件不行,但我们的软件还是很好的,像吴蕴瑞、张汇兰、吴邦伟、吴澂这些教授在全国都是很有名望的。1952年时候,国家开办大学的愿望很高,但当时整个国家的经济艰苦,不能给学校配备更多的硬件设备。学校就两部车子,一部大卡车和一部小轿车,只有院长才能坐。

到1953年学校建起了二部(在华山路),当时我是做水电工的,而且也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我就得两边跑,修修水电设备,偶尔修修其他什么小东西,我因此还得了一个外号“小铜匠”。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但这个外号是都知道的。

1955年二部被迫撤销,很多工作人员都合并过来,门卫。医生。绿化工等职工都过来了,我们后勤的队伍也扩大了。

在搬来这里之前,我们还看过很多其他地方,像淮海路的教育局,中苏友好大厦。漕河泾等等,但看来看去都觉得不合适,后来听说行政干校撤销了,我们几个老师就来看看,觉得这里面积还是挺大的。1956年,我们成立了总务处。老樊在设备科当采购员,我还做技术工人。后来总务处下设一个技工组,有十几个技工,我就是其中一个。那时候时常水管漏水,电路故障,学生一报修,我们就立刻去修。

1972年学校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我们后勤也并到了那里。我是在汽车间里当负责人,老樊还是在设备科当采购员。1978年恢复学校后,我们才慢慢回来。后来学校招了两批职工,陆陆续续还有分配过来的职工,我们后勤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老樊到了膳食科当了科长,我也在1984年的时候调到行政科当了科长。

总务处下设的基建科为我校的场馆设立立下汗马功劳,刚刚搬来的时候,现在的足球场是一片杂草丛生,还有飞机大炮的残骸,后来才逐步改造过来。1956年后相继建起了体操房、举重房、武术房、排球馆、篮球馆······这些场馆都因为学校规划拆掉了,学校仅有绿瓦大楼了,7、8号楼是过去留下来的。现在孙中山塑像后面的那一块地方,过去我们用来种田,有山芋,蚕豆等作物。1958年我们亲手种了一条绿化带,就是现在在绿瓦大楼上可以看到的,包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十二个大字是事务组费澍等选择好的黄杨树苗栽培而成的。因为这是毛主席的题词,所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才没有遭到破坏。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