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不少于50字)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王一丹发布于:2024-08-30 15:52:36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不少于50字)

点赞 (15)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叶洪良发布于:2024-09-09 17:45:31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套社会、政治和经济理论体系。它是关于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的科学,旨在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阶级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革命,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1.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各种制度和思想都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 阶级斗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经济利益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更迭。 3.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来获取利润的本质。 4.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认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的阶级消亡。 5.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消除人的异化状态,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6.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为理论必须服务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7. 国际主义:主张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反对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强调国际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协作。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李昊洋发布于:2024-09-09 23:10:31
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此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为基本特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王子翰发布于:2024-10-19 11:23:52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此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为基本特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缪德川发布于:2024-10-22 13:02:16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2。它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强调无产阶级解放以及全人类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引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以人民至上为政治立场,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源自实践,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发展的学说。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与时代发展同步。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不朽成果,同时又以批判的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这些基本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吕景其发布于:2024-10-22 13:02:26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的理论,它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3.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为理论必须服务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4.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它能够根据新的实践和历史条件进行创新。 5. **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6.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7. **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关注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主张国际主义原则,强调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与合作。 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特征使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郑朝伟发布于:2024-10-22 13:04:40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杨家乐发布于:2024-10-22 13:04:46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此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郑凯文发布于:2024-10-22 13:05:26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经济和政治理论体系,旨在分析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其基本特征包括: 1.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认为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工资部分即为剩余价值。 3. **阶级斗争**:认为社会的主要动力是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 4. **社会变革的理论**: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5. **科学性与批判性**:以科学的方法分析社会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王子翰发布于:2024-10-22 13:06:08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徐州牧发布于:2024-10-22 13:10:5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认为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再次,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道路。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具有变革性,它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 最后,马克思主义具有不断发展性,它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要求人们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胡琦珺发布于:2024-10-22 13:18:45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科学性,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二是革命性,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公然声明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致力于推翻不合理的旧制度。三是实践性,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产生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像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指导下的伟大斗争。四是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一切理论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五是发展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会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罗咏夫发布于:2024-10-22 13:19:07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邬梦泽发布于:2024-10-22 13:21:02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李金鹏发布于:2024-10-22 13:23:1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其基本特征包括:科学性,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革命性,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实践性,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开放性,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李卓航发布于:2024-10-22 13:23:45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张耀匀发布于:2024-10-22 13:30:21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张德珅发布于:2024-10-22 14:47:59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此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为基本特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潘昶玮发布于:2024-10-22 16:54:0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革命性,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实践性,它强调实践第一,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人民性,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发展开放性,它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并完善自身理论体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古浩发布于:2024-10-23 00:37:21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实践性,它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此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地区,马克思主义都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相统一、与时俱进的开放理论体系。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行动指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刘迅发布于:2024-10-23 13:21:58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 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来获取利润。 3.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4. 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和合作,认为无产阶级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不断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胡晟铭发布于:2024-10-27 18:43:16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陈毓金发布于:2024-10-28 22:34:04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陈厚霖发布于:2024-10-29 13:18:21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经济和政治理论,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即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矛盾的结果;剩余价值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的追求,认为最终社会会实现无阶级、无压迫的公正社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吴卓键发布于:2024-10-29 13:18:25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更是一种方法,这意味着我们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应该秉持灵活和发展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其科学方法和分析工具,而不是僵化的教条。因此,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时,我们应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问题,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理论的适当调整和发展。这种态度有助于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罗云豆发布于:2024-10-29 13:18:46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此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金惠玲发布于:2024-10-29 13:19:17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实践性,它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此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地区,马克思主义都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相统一、与时俱进的开放理论体系。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行动指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陈培基发布于:2024-10-29 13:19:50
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变化推动的;阶级斗争理论,即认为社会主要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驱动的;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即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的来源是工人的未付劳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黄宇轩发布于:2024-10-29 13:23:26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发现并阐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它要求共产党人根据客观事物的本质来处理现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理解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2.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关注人民的实际需求和自由解放。它强调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追求人类的共同福祉,并将共产主义运动视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教条,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适应新情况的理论体系。它鼓励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4.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倡导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它主张不断推动社会变革和个人的自我革新,以实现人类解放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为特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将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陈逸洋发布于:2024-10-29 13:23:4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其基本特征包括: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强调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并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揭示资本积累、剥削和不平等的本质,强调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不可调和。 3. 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进步的主体,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认为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胡琦珺发布于:2024-10-29 13:26:01
当代大学生处于伟大时代,确立和追求人生理想需从多方面着手: 认识时代背景与使命 - 把握时代机遇: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发展带来的机遇,如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广阔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抓住这些机遇,能为实现人生理想提供有力支撑。 - 明确时代使命:时代赋予大学生重大使命,即助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大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例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农科专业学生可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基于自身确立理想 - 了解自我优势:大学生应深入剖析自己,包括兴趣爱好、专业技能、性格特点等。如果对文学创作充满热情,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那么可以考虑在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学研究领域确立理想。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 结合专业学习:专业知识是实现理想的重要工具。理工科学生可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确立理想,如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可追求打造先进的智能机械装备;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可在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方面树立目标,像社会学专业学生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 - 理想的崇高性:理想应具有崇高价值,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要兼顾社会价值。例如,医学专业学生的理想不应只是追求高收入,更应是救死扶伤,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努力。树立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的崇高理想,才能获得更持久的动力。 - 理想的可行性:理想需基于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好高骛远,理想就难以实现。比如,对于一个刚进入大学、毫无商业经验的学生而言,立即确立创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理想是不现实的。可以先从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开始,逐步确立合理可行的创业理想。 积极追求理想 - 制定规划:明确理想后,要制定详细规划。将大的理想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比如一个立志成为优秀外交官的学生,可先制定提高外语水平、了解国际政治的短期目标,再逐步实现参与外交活动、维护国家利益的长期目标。 - 付诸行动:规划需通过行动落实。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对于想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可通过支教、参加教育实习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 当代大学生只有全面认识时代、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理想观念并积极行动,才能在伟大时代确立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6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