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安徽工业大学-孙宁军发布于:2025-04-21 16:33:38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64x64 安徽工业大学-刘豪 2025-04-17 23:50:11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该如何守护国家安全? 操作点赞(12) 全部回复共86条 64x64 回复 1F 安徽工业大学-王婷婷 04-19 作为在校大学生,守护国家安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 学习相关知识:主动学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安全涵盖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网络安全等各个领域内容 ,明白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 关注时事动态:通过官方媒体、新闻报道等渠道,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知晓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提升对国家安全风险的敏感度。 二、规范自身行为 1. 信息保密:不随意在网络等公开平台发布涉及国家机密、学校科研机密等敏感信息。比如,不泄露学校参与的国防科研项目相关数据、进展等。 2. 谨慎社交:在与境外人员交往时保持警惕,不轻易向其透露国家和学校内部情况,避免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三、积极参与宣传和监督 1. 宣传教育:利用学校社团活动、班级会议等机会,向身边同学宣传国家安全知识,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校园氛围。 2. 监督举报: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行为,如间谍活动、非法收集国家情报等,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64x64 回复 2F 安徽工业大学-吴帅帅 04-19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守护国家安全既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更是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必然选择。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我们需要以“走深走实”的态度,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以下从七个维度提供具体行动指南,结合2025年最新安全形势与高校实践案例,帮助同学们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一、筑牢思想防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 1. 系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体系 - 深入研读《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核心法律,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的16个领域(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可通过“中国大学生在线”平台参加“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2025年课程新增人工智能安全、生物安全等前沿模块。 - 关注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定期学习“十大公民举报案例”等权威发布,掌握间谍行为识别技巧。例如,境外机构以“学术调研”名义索要敏感数据、高薪聘请拍摄军事设施等均属典型陷阱。 2. 参与沉浸式教育活动 - 积极参加高校组织的国家安全素养展示、案例大赛等活动。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非遗工坊将传统文化与国家安全结合,清华大学开展“国家安全护照”闯关游戏,在互动中深化认知。 - 加入学校法律援助工作站或法律协会,参与社区普法宣传。安徽工程大学法学专业学生2025年深入社区讲解《反间谍法》,用真实案例提升居民防范意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