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脉络梳理

用户头像
来自佳木斯大学-刘行发布于:2023-05-06 17:02:13
知青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1945年成立之后国家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上山下乡的大型活动中。知青文学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70~80年代之间。该阶段小说的主题主要以伤痕两个字为主。在当时最具代表性作用的是叶辛的《蹉跎岁月》。这部小说通过对现实的表达来诉说知识青年。这部小说通过对现实中的表达来诉说知识青年在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内心的痛苦,进而揭露社会历史的腐败与不公。知青文学第二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该时期小说的特点是以回归为主题,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就是当时极具代表色彩的作品。在当时那个时期,由于生活过的相对比较平庸,人们开始怀念了70~80年代时期那种不平庸的生活。所以英雄主义在当时的小说中得以宣泄。知情文学第三个阶段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时期知青文学主要以反思为主题。最著名的是张抗抗的《隐形伴侣》。这部小说充分的展示了当时知识青年虚伪的一面,也刻画出知识青年种种丑陋的行为,他们扭曲的人生值得我们思考。 知识青年是一个极其富有年代感和政治感的一个词汇。在荒诞又充满激情的一个年代里,一群怀揣着崇高理想的知识青年,被裹挟,被强迫流放到农村中去。他们怀揣着理想而在现实中又与种种矛盾发生冲突,内心的迷茫与无所适从,进而的表现了出来。将知识青年送到农村中去,这样一句话是无数在城里受教育的青年们有的受到感召,有的迫于无奈,只好前赴后继的奔向农村,在艰苦的农村中开始了他们的艰苦生活。《蹉跎岁月》后发出了无数典型的知识青年的形象,比如说怀揣着美好理想,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的杜建春们,心中充满着青春热血,相信知识青年下乡能带来非常好的结果,非常好的影响。而油头滑脑,只顾钻研表面功夫的苏道成们,没有人生追求,没有理想追求,无所适从,无所事事。只想着将自身需求利益最大化。而那些勤勤恳恳,本本分分投身工作的柯碧舟们却在投机派反动派的打压下惨淡经营。知识青年,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枯燥无味的,唯一支撑他们干下去的动力就是挣的几份工分儿。然而即便这样,他们也被恶人们用唯身份论打压的抬不起头来,喘不过气来。他们吞下所有的不甘于委屈,忍受着不公,他刚刚萌芽的爱情也消散殆尽。成分二字多么荒谬,但是这两个字却刻在了他的基因里,刻在了他的生命中。一次又一次命运的捉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柯碧舟看不到了生活中的希望,看不到一点儿希望,这让他逐渐感到了绝望,在暗无天色的日子里,没有了一点儿活下去的希望。于是他想到了死,他认为死比活着简单,死就不用再遭受折磨,死就不用再遭受嘲笑。而老天爷怎么忍心让他那么容易就去死呢?他是一个勤劳,聪明智慧又勇敢的青年。在他生命最低谷的时期,邵玉蓉一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他们用农家的善良洗刷着他的绝望。他们用智慧的话语劝说他,告诉他死亡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决策死亡是向命运低头,向社会的不公低头,是向青春投降。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多么闪耀的一个词汇。知识青年们用他们的青春向祖国,向社会的建设进行奉献,向青春投降,绝不允许。为此柯碧舟重新振作了起来,着眼于这个湖边的小村,决定倾其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所学所识,投身于落后农村的建设中。 柯碧舟他找到了青春的意义,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的价值观引导着他继续前行,响应了党的号召,同时也号召着杜建春们一同随他前行。这些知识青年最终完成了生命中的困难的探索。摆脱了那些稚嫩与困惑,完成了人生的蜕变。被孤立,被打压确实很惨。一切都陷入了绝望之中,在绝望的笼罩下,一切显得黯然无光,一切似乎都在捉弄自己,一切都像是夹在你身上,压倒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在绝望中放弃抵抗,直接选择死亡,并不是走向胜利,并不是参悟了人生,而是向自己的软弱和无能投降,向本该灿烂的人生投降。 梁晓生先生的《今夜有暴风雪》塑造了一批富有吃苦精神,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知识青年形象。比如说勇于开拓进取的曹铁强,甘于奉献牺牲生命的刘迈克,以身殉职的裴晓芸,还有忠厚且懦弱的单书文等等。梁晓生先生这部作品里的人物有的具有浓墨的色彩,着重去刻画,而有的则是轻描淡写,侧面烘托。但是无论他写的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每个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特点极力的在纸上展现了出来。小说中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与悲痛,他们的爱情与事业,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纯净的心灵,高尚的节操,和有价值的一生 在诸多知识青年的形象塑造中,曹铁强是最具有代表色彩的一个人物。他的形象特别的典型,他是北大荒的后人。他的父母是北大荒的创业者,他的父亲在北大荒的那场运动中光荣牺牲,而母亲也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浩劫中失去了生命。因此曹铁强对北大荒怀着特殊的崇敬。曹铁强在具有知识青年真诚热情的同时,也怀揣着北大荒精神中的刚毅沉稳。他的性格虽然带有着高傲高曼,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个见义勇为,善良的人。在警卫排长刘迈克仗着自己的实力蛮横地欺负别人的时候,曹铁强不顾后果的惩罚了他。而在刘迈克被团长“压价拍卖”时,曹铁强却是唯一欢迎站在他那边的人。当小瓦匠被人欺负的时候,曹铁强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帮助小瓦匠,而在小瓦匠趁人之危,司机报复的时候,曹铁强也站出来当众批评了小瓦匠。作品不仅写了曹铁强崇高可贵的品格,也写出了曹铁强在个人成长中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有年轻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侠仗义的品格,那么经过“袭击警卫排事件”的淬火之后,他更多的是沉着冷静。如果说他对团长马崇汉的军阀作风的抗争是一时的义愤,那么他在决定800名知识青年的命运时所反对马崇汉的做法的时候,他则是更多的为知识青年为垦荒团着想。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800名知识青年狂怒的情况下保持沉着冷静,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平定这场混乱。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在经历了苦难,挫折和奋争的过程中,他所拥有了更宽广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拥有了更加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开拓进取精神。梁晓生先生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用文笔全力以赴的表现出那个极左的时代下基础路线对知识青年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以及精神上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创伤。梁晓生先生的《今夜有暴风雪》,不仅揭示了极左路线对知识青年心灵上的创伤,同时也写出了那个时代对知识青年灵魂的毒害。 《黑骏马》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白音宝利格和索米娅两人的爱情故事。索米娅与白音宝利格在年少时期就是青梅竹马,她们二人在开头就是按照才子佳人的模式写的,这让人一度以为这样的女子可以逃过远嫁的命运。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白音宝利格在17岁时告别了额吉,去旗里学习普医,归来之时,索米娅已经被恶棍搞大了肚子,原本的山盟海誓在此刻间被弄得粉碎。被宿命*的爱情最后只能沦为悲剧。索米娅最终还是过了伯勒根河,嫁给了她的救命恩人。虽然她的丈夫总是很粗暴的对他的孩子其其格,但是作为母亲,她认为孩子毕竟是无辜的,是无罪的,甚至还给孩子的父亲弄了一个英雄名号的美梦。索米娅在不断成长中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他从纯洁走向成熟,从羞涩走向勇敢,从一名少女逐渐成长为一名母亲。她已然成为草原上顽强生命力的象征,草原文明也会不断的世代相传。爱是他们世代相传的精神信仰,更是他们终生不渝的信仰。 《隐形伴侣》是张抗抗的一部小说,出版于1986年。这部小说讲述了一对儿男女知识青年在北大荒中恋爱又结婚,结婚有离婚的故事。女主人公曾经想把自己的真诚和正义的理想给予自己的恋人但是婚后的种种现实使她特别的迷茫和痛苦,这让她对自己曾经奉若神明的真善美产生了质疑。这终于使她认识到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无法摆脱令人震颤的隐形伴侣。同时还有认识到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恶才能超越自身的恶。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