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教师的故事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发布于:2016-09-07 16:13:40

函授教师的故事

函授部成立之初,白手起家,条件非常艰苦。为了节省开支,教师到外地上课,不住旅馆,一般都就地“安营扎寨”,如体育馆的看台下面,学校放学后的教室里。

四面通风

    有一年冬天,几位教师到扬州函授站去上课,他们看到上课的学校里有一座新建教室,其他已完工,就是窗户未安装玻璃,四面通风。他们决定住了下来。那时,可以到旅馆租棉被,一毛钱一条,他们只得多租几条御寒。北风萧瑟,“滋味难杭”,可他们还要自我调侃,“阿Q”一番:“冬天从来没有住过空气这么好的地方!”

水漫金山

    有一年夏天,陶心铭、施达生、宋豫东等四人在合肥上课结束后,准备第二天乘火车回上海。可是,第二天早晨起来,水漫金山,体育馆已被突发的洪水包围,他们被困在二楼下不来。体工队的书记撑一块大木板到楼下“救驾”,老教师坐在木板上,书记用竹竿撑,小宋年轻,边游泳边推木板……匆匆赶到火车站划去,到了火车站,那里的积水过膝,想买点食品都没有,早就叫“饿”的陶老师也“免开尊口”了。

车厢里跑步

    有一年在南昌授课已是小年夜,返程火车票全部买不到,只有那种别人都不坐的临时加挂一节货车车厢有票,他们回家过年心切,“硬着头皮上”。可是,偌大的车厢里面只有他们四人。没有取暖设备,寒风瑟瑟,越坐越冷,杨兴权老师灵机一动,“跑步取暖”,四位“体育人”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

 

    类似的小故事不少。有的女教师不得不自带脸盆脚盆,有的函授站没有住宿安排,教师们就直接在教室里用桌子拼成床;去温州上课,在轮船上吃方便面凑合,有时买两瓶啤酒,花生米当菜,算是“改善生活” 。施老师说:“那时生活虽然艰苦,但心情愉快,苦中有乐。”他感慨地说:“我们这些同事啊,平时在学校里难得遇见几次,现在在外面能遇到,并且经历一些事情,大家的感情是很深的。”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